白千层皮 来源产地 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 全年均可采剥,洗净,晒干或鲜用。 别名千层皮 【原形态】 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呈薄层状剥落。嫩枝灰白色。叶互生;叶柄极短;叶片革质,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4-10cm,宽1-2cm,两端尖,全缘,油腺点多,香气浓郁;基出脉3-7条。花白色,密集于枝顶成穗状花序,花序轴常有短毛;萼管卵形,长3mm,有毛或无毛,萼齿5,圆形,长约1mm;花瓣5,卵形,长2-3mm,宽3mm;雄蕊多数,绿白以,长约1cm,常5-8枚成束,花药背部着生,药室平行,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先端突出,3室,花柱线形,比雄蕊略长,柱头多少扩大。蒴果近球形,直径5-7mm,种子近三角形。花期每年多次。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树皮: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失眠。 《中华本草》 味淡;性平 安神;解毒。主失眠;多梦;神志不安;创伤化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白千层叶 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 辛涩,温。 祛风止痛。 治风湿骨痛,神经痛,肠炎腹泻:白千层干叶二至三钱。水煎服。 治过敏性皮炎,湿疹:白千层鲜叶煎水洗。 白千层油 ![]() 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 味辛;性平 归肝;胃;心经 祛风通络;理气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脘腹胀痛;牙痛;头痛;疝气痛;跌打肿痛;疥疮 【用法用量】 内服:每次1-3滴。外用:适量,涂擦。 【注意】 内服不宜过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