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大器的人,并非自身能力有多强,而是懂得这2个不起眼的策略

 飞华个人图书馆 2021-04-10

现实生活中,那些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并非自身能力有多强,如果他们自己能力太突出,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他们懂得这2个不起眼的策略。

记得一位数学教授说过一句话:圆规范、稳定、周长短、面积大;多边形新颖,多变、周长长,面积小……它们却各有所长,但殊不知,它们各自的优点也正是缺点之所在。面对某些情况,它们都将无的放矢,而二者互补长短后,却恰能适合,这就是所谓的“以他之长,补已之短”。

纵观古今,人类亦是如此,只看到自己优点而忽略他人,刚愎自用,最终在缺点面前败下阵来。一代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不可不谓之勇,但最终却难逃失败。何也?项羽虽勇,但智谋不足,却又不能容忍智谋远胜于他的人,看不到自身缺点,自认为十全十美根本不用辅助。“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用来指导项王大概是最合适的了,教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不把他人优点借为已用,必然失败。

当年汉高祖谈论多年征战经验,说道:“打仗我比不上韩信,治国我比不上萧和,行军布阵我比不上张良。”此虽刘邦谦虚之说法,但也证明刘邦已意识到自身有缺点,要想成就大事,就须克服缺点,自身完全无缺何其难也,于是这就需要另辟蹊径。刘邦是明智的,他集各人长处于一处,以他之长,补已之短,从面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坚固的集团组合——汉室。否则,凭他刘邦一介布衣,才能泯然众人,仅以一人之力,建立汉朝,怕是不太可能了。

一个集团,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建立一个完善的机构是必要的,各机构各守其职,互相配合,发扬各自专长,才可以把价值用到极致,效果发挥到最佳。

在整个大社会中,人人各有所长,只有每人都站到自己最佳位置上,补充社会大机器的不足,用已之长,补他之短,也同样用他之长,补己之短。

对于国家而言,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其实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放开胸怀,把眼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接纳来自他国的先进策略。

而对个人来说,道理也莫不如此。古人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总结自己的缺点,然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于人于己都是一种互惠互利,对于自身而言,是我们成长、完善,更好走好我们的人生;对于事业而言,博取众长,更好的、更完美的完成工作;对于领导而言,发挥团队优势,发挥集体智慧,一定会取的企业的辉煌。

俗话说寸有所以长,尺有所短。缺陷和不足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你如果能积极地面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你的亮点和发光点,只要你自信,乐观,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不管你有什么先天不足,你同样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卡耐基说过:“一种缺陷,如果生在一个庸人身上,他会把它看作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借口,竭力利用它来偷懒、求恕、博取同情。但如果生在一个有作为的人身上,他不仅会用种种方法来将它克服,还会利用它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来。”

你可能有缺点,但你可以努力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我们应当想办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就要试着增加它的宽度,改变不了命运的劫难,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这便是所谓的“以己之长,补己之短。”

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无法仰慕高山的挺拔;在雄伟的长城上,我们无处寻觅大海的深沉,在幽静的山谷中,我们无法想象戈壁的荒芜。我们不需要为兔子不能游泳,小狗不会打洞感到烦恼。虽然野鸭教练说:“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但改变不了客观事实,就应当学会以己之长,补己之短。

季羡林无法成为爱因斯坦,菲尔普斯无法成为迈克尔 ·杰克逊,拿破仑无法成为华盛顿。试想,如果袁隆平不去研究杂交水稻而是执着于文学创作,他还会取得成功么?成功不仅仅取决于90%的汗水,也取决于客观的条件。不顾客观条件的约束,只是盲目的付出,也是不容易取得成功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足,我们在弥补不足的同时,更要明白推进整体前进的重要性。

朋友们,成大器的人,并非自身能力有多强,而是懂得这2个不起眼的策略!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