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喜欢欠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欠我的”:生性凉薄的人,活得有多爽?

 茶境 2021-04-10

文/展雅  主播/玮玮

最近,网上有一个话题热度很高:生性凉薄的人会是怎么样子的?

最高赞的回复:我不喜欢欠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欠我的。

图片

老实说,这回复戳中了多少人心窝?

生活本来就应该是:我不喜欢欠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欠我;我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打扰。

各自照顾好自己,这是维系好每段关系最聪明的做法。

但很多人都害怕独自一人,会热情地拉近和其他人的关系。但这种不走心的社交,只会不断内耗着自己的身心。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各自带上凉薄,真的挺好。
 
图片
最舒服的朋友关系,“冷淡”一点

最近,有一则新闻里提到一项数据,我国2018年有超过7700万人处于“空巢”状态,预计2021年升至9200万人。

这组惊人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他们喜欢独居的理由:

喜欢独处空间,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喜欢自主生活,不喜欢被别人控制或者支配自己的人生。

这些看上去的“冷淡”行为,实际是一种很聪明的生活方式。

想起一位朋友,她的社交圈很广,问起她交友的秘诀时,她跟我说了一段往事:

她有个朋友关系一直很好,她那时在相处中总带着“为你好”的方式,为别人的事情掏心掏肺地给予意见。

朋友谈恋爱不久,聚会时带上男朋友想介绍给闺蜜认识,她本着好意想帮朋友多了解一下对方,结果让朋友十分尴尬。

刚见面时,她就以“娘家人”的身份,不断问男方:

阿杰,你家里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

父母在工作还是退休? 

你跟小静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准备首付还是一次性付款?

......

阿杰脸色一阵泛红,虽然朋友出面解围了,但聚会却提早结束。

她的“热情”让朋友觉得反感,慢慢地远离她。

后来,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最终,她对朋友的事情所采取的态度是,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管的事也不问。

一段时间后,大家的关系反而变好了,朋友也开始找她倾诉、询问她的意见。

她说:“现在的我轻松了,别人也舒服。”

没错,和一个有边界的人相处,建立边界感,才是舒服的。

跟朋友之间的相处,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也不能总带着“为你好”的心态,去窥探别人的隐私,或者代替别人处理事情的权利。

懂得各自守护好分寸感,友谊才能长久。

《云边有个小卖部》里有一个故事。  

刘十三是一个很害怕冷场的人,和朋友在一起总是最活跃的一个。

有一次,他和两个朋友在一起野餐,他们围坐在酒精炉旁,都不约而同地盯着酒精炉蓝色的火焰,烧着锅底,听着气罐发出的声音。

那一刻,他才突然觉得,原来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并不是一直热闹,而可以是冷淡,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

很多时候,让人舒服的关系,一般都是有一点“冷淡”的味道。

这种“冷淡”,不是说冷酷无情,而是不需要靠表面上不停的语言交流来维持场面的温度和彼此的关系。

图片

图片
最舒服的感情关系,深情不纠缠

最近看了《四个春天》,主角正是导演的双亲,所拍的是导演父母在四年光阴里闲情雅致、如诗如画的淡然生活。

镜头前没有奢华的房子,也没有豪车,只有父母简朴无华、相濡以沫的生活。

里面的生活场景,让很多观众对什么是幸福婚姻有了新的定义。

镜头里:

有时候,父亲会绕圈慢跑做运动,而母亲会在厨房里忙碌着;

有时候,母亲会在房间里缝补衣服,而父亲会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陶醉于自己的音乐声中;

有时候,父亲母亲像小孩子一样结伴去吹蒲公英......

每一个片段,虽然只是父母的普通日常,但正是这种淡然生活让观众看得落泪。

好的婚姻不一定要时时刻刻都在一起,而是会各自忙碌,享受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谐地度过每一天。

其实,真正幸福的婚姻,都是“各过各的”。

知乎上有网友留言:自从结婚后,感觉越来越累,想要一个人待会的时候,老公就说她矫情,还说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跟丈夫相处了。

有位网友回复得很犀利:很简单,那就是彼此给对方一些私人空间,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空间。

说得没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空白效应带给婚姻的保鲜作用。

涂磊曾说过:

“最好的情感往往是能够给对方空间,因为任何人都需要自我调整和对话。过于依赖亲密是不自信的表现,好的情感往往是经历矛盾和坎坷,到头来谁也离不开谁。

比如两人单独在家的时候,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感到尴尬。

空闲的时候,两个人坐在客厅里,享受彼此陪伴的安静时光。

过于甜蜜的情感,会让彼此都有所负累。

过于捆绑的关系,也总是会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逃离。

每个人都想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即便婚后也是一样。

唯有那种甜而不腻、爱而不伤的感情,才能让我们更加长久。
 
图片

图片
最舒服的亲情关系,互不捆绑

最近跟小敏见面时,跟我诉苦,原因是她被舅舅“绑架”了。

因为小敏从小就喜欢学习外语,所以出来工作后她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学了法语。

新年时,亲戚间都会相互走访。在闲聊时,舅舅得知她懂法语,也想让自己的女儿多学一门外语,将来也可以有一技傍身。

刚开始,舅舅也是让女儿通过视频,让小敏教一些简单的音标发音,她也是乐意教的。毕竟是亲舅舅, 而且平时的关系也比较好。

但是,舅舅的“雄心”不止于此。

他知道小敏的工作是双休,开始让女儿周末来小敏家,一来就是一天的时间。

而小敏即将考研,周末都在家温习功课,这样一来,就把她全盘的学习时间都占据了。

她跟舅舅说明原因,希望等考研过了再教,可是舅舅一句:你小时候我也一样忙,但也一样带你啊。

一句话,让她像陷入了不仁不义的局面。

有些亲戚会经常拿亲情关系来麻烦别人,但是即便是最亲的人,也应该留有分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没有人有义务为谁的未来负责,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屡次让别人为你做任何事情。

真正成熟的人,无论跟朋友、亲人相处,都懂得留出合适的距离。

我表姐就是如此。

最近,她买了一套房子,正准备装修的事情。

姑姑就提醒她,大伯是做室内设计的,会认识这方面的装修师傅,到时候找他帮忙会便宜些。

但是,表姐却拒绝了。

她很清楚地表态: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绝不麻烦身边亲戚或者朋友。

这种“拎得清”,其实是一种清醒,更是人与人之间最为舒服的关系。

有人说:“生活中90%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带来的。”

如果能把感情放淡一点,把人看轻透一点,就能解决很多糟心的事情。 

图片

图片

《乌合之众》有句话:

“人一旦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感,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令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好感,勉强地笑脸相迎,还要消耗精力应付无聊的琐事。

为什么说做一个“凉薄”的人很爽?

因为你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安排学习时间、充电时间,去填充自己精神的世界。

聪明的人将自己排在第一,并不是说要时刻只想着自己,而是让你学会爱自己,在照顾家人、朋友的同时,也不要失去自我。

所以“凉簿”的人不是无情,只是保持独立和理性;

“凉簿”的人不是无爱,只是将深情用在正确的地方。

希望你往后余生,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删繁就简,与自己的世界和平共处。
 
共勉。

图片
图片
 
作者:展雅,读者新媒体原创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