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25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洞见·梦舒 15年前,热播剧《乔家大院》让晋商奇人乔致庸进入人们的视野。无数人津津乐道于他巧妙的行商手段,和超前的眼光布局。然而读了原著才发现,乔致庸所有惊世之举的背后,都遵循着一个原则:钱财虽多,绝不赚亏心之钱;手段虽奇,从不走歪门邪路。

钱有三不赚 1. 看似容易的钱,不好赚。 十九岁那年,还是书生的乔致庸在考场外结识了落魄秀才孙茂才。此后多年,两人合作无间,一起扛过了无数困难挑战,成就了偌大的商业帝国。乔致庸以为,经营票号,可以借别人的钱财生利,又能方便所有商人走遍天下做生意,利人利己。孙茂才却兜头泼来冷水,认为这样的“国之大利”,不能由商人掌握。“如果你执意进人票号业,那你必将尝尽世间的甘苦,乔家则有可能一败涂地,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后来,乔家票号虽迅速开遍长江南北,却受到皇帝和懿贵妃的忌恨。更根本的原因,还是从一开始,乔致庸就对开票号的困难估计不足。只沉醉光明的前途,不自觉就忘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通常隔着无数的危峰险滩。那些超乎想象的回报,要么是因为站在风口杀入蓝海,要么是因为违法乱纪代价巨大。孙茂才虽不赞成乔致庸开办票号,但既然事情已成定局,他就不再做无谓的反对,而是尽自己的本分,继续为东家出谋划策。可在争取广州官银汇兑业务这件事上,两人再次发生分歧。两广总督是个贪官,孙茂才对症下药,承诺给对方分成。乔致庸却以与贪官同流合污为耻,坚决不肯原谅孙茂才。在那里,他只手遮天,肆无忌惮地压榨茶农,包养妓女。 孙茂才的胃口越来越大,居然在乔家再次遭遇危机时,趁机蛊惑乔家大嫂,妄图掌控乔家生意。事情败露后,孙茂才被愤怒的乔致庸和乔家仆役扫地出门。今天抛却底线坑了朋友,明天遭遇危难时,也许就无人会伸出援手。只是这一次,乔致庸成了阶下囚,而孙茂才则是逼迫他向朝廷低头服软的主审官。可他太渴望报复乔家,竟然心甘情愿按朝廷的指示行事,又趁机要挟乔家大嫂曹氏带着家产改嫁给自己。走投无路下,曹氏只得答应出嫁,却在新婚当夜拔刀自刎,引起轩然大波。而导火索孙茂才,则被慈禧太后当成平息民怨的工具,发配到苦寒之地。为虎作伥,却被虎所噬,这个结局大快人心,却也令人警醒。回顾几千年历史,总有人畏惧权力趋炎附势,为了利益出卖人格。却不知道,攀附恶人也许能风光一时,却必须如履薄冰,碾碎所有尊严听命行事。出卖人格也许能得势眼下,可从放弃自己的那一刻,就是自绝于社会和亲朋,只能任由他人主宰命运,载沉载浮。

路有三不走 1. 不走歪门邪路。 大哥乔致广与达盛昌在包头开展商战,技不如人落入对方的陷阱,这不足为奇。长达数月的商战中,乔家大哥和大掌柜竟然没从合作伙伴中听到一点风声,令人实在不解。不但出售商品时会以次充好,还对无力还债的人穷凶极恶地逼债,逼得对方倾家荡产,走上绝路。顾客和合作伙伴们怨声载道,乔家生意又怎能不渐渐没落。幸好乔致庸及时察觉危机,重新诚信行商,宽厚对人,才终于挽回了声誉。对于乔家而言,包头的高粱生意只是小头,丝茶经营才是主业。只可惜当时兵灾不断,南北茶路断绝,北半个中国已经好几年没有新茶输入。祁县最大的两个茶商水家和元家固执地选择坐等局势平稳,宁可每年承担巨额的损失,也不敢尝试疏通茶路。借着茶农急于出手存茶的机会,他拿到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也趁机推出了大分量茶砖,在外蒙茶市独占鳌头。“水家和元家,虽然家底厚实,还能撑上几十年,但最后一定会败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困住人的,从来不是苦难本身,而是不知变通的心态。明知已成末路,却不敢突破,一边苟延残喘,一边大叹苦命。明知踏入歧途,却一意孤行,直到头破血流才后悔莫及。在恰克图见识到票号的威力后,乔致庸就想进入票号业,以此推动“货通天下”的梦想。可他的雄心,却遭到了票号业的翘楚——广晋源大掌柜成青崖的迎头痛击。成青崖先是利用自己在京晋商领袖的身份,威逼所有合作伙伴不许帮助乔家。又拿出所有资产,连续十六天到乔家兑换巨额白银,试图掏空乔家。按行规,一旦乔家兑不出现银,就要必须认输退出票号业。眼见计划进展顺利,乔家很快要和之前的许多对手一样,败在自己手下,成青崖开始飘飘然。他不等胜败彻底见分晓,就向第三方借出了两百万两现银。却没有料到,这是对方设下的圈套,这第三方,正是乔家人伪装的。到了次日,乔家掌柜带着一百六十个金元宝到来广晋源,要求全部兑换成现银。可此时广晋源剩下的存银已经不多,无力全额兑现。成青崖只得当场认输,几乎羞愤自尽。一场稳操胜券的争斗,成青崖因为自满和轻敌,反而输得一败涂地。《白鹿原》中说,“凡遇到好事的时候甭张狂,张狂过了头后面就有祸事。”可隐患如火苗,无论再细小,一旦发作就可能酿成大祸。与其等到大意失荆州时痛哭流涕,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心怀敬畏,戒骄戒躁,踏踏实实走得更稳更远。
▽ 乔家大院中有一幅楹联说: 乔致庸这一生的行事,都不曾违背天理人心,也因此福泽后代,成就了一代传奇。愿此后余生,你能修心正己,端正行事,赚该赚的钱,走当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