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号称兵仙,军事地位极高,很多人知道却不敢用他的战法!

 liuhuirong 2021-04-11
1/8

在秦朝覆灭以后,楚汉两大势力开始了长期的争霸,这在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在战争的五年时间里,有一个人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为后来汉朝的建立与开创打下了无比重要的军事功劳,这个人就是兵仙韩信。而他所表现出来的“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军事才能和雄才伟略,还有他无可比拟的战绩,可以说堪称是一代军事奇才。

在古时有过这样的说法,叫:“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在后世极为出名,本来是出自战争之中,但大多是将领们用来欺骗士兵的话,让他们断了退后的念想,只能勇往直前,然而事实上,几乎所有将军并不会真的不留退路,只是做出一种假象,但是韩信真的运用了这种战术,把所有将士都置之于死地,逼迫所有人奋勇一战,而这一战就叫做“背水之战”。

<p>在秦朝覆灭以后,楚汉两大势力开始了长期的争霸,这在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在战争的五年时间里,有一个人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为后来汉朝的建立与开创打下了无比重要的军事功劳,这个人就是兵仙韩信。而他所表现出来的“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军事才能和雄才伟略,还有他无可比拟的战绩,可以说堪称是一代军事奇才。</p><p>在古时有过这样的说法,叫:“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在后世极为出名,本来是出自战争之中,但大多是将领们用来欺骗士兵的话,让他们断了退后的念想,只能勇往直前,然而事实上,几乎所有将军并不会真的不留退路,只是做出一种假象,但是韩信真的运用了这种战术,把所有将士都置之于死地,逼迫所有人奋勇一战,而这一战就叫做“背水之战”。</p>
<p>背水之战又叫作井陉之战,在汉高祖三年的时候爆发,当时正值灭赵战争,韩信和张耳仅仅带了两万士兵进军,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则是对面足足有20万的赵军士兵,在赵军的眼里,很显然2万的军队不可能是20万大军的对手,在赵军看来,这只是与刘邦决战之前的开胃小菜,他们决定先消灭这2万人马。</p>
<p>在对阵之时,韩信将他拥有的仅仅2万人马,再次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要军力,由韩信自己带队,有一万五千兵马,主要是正面对抗赵军,而剩余的五千兵马,则是由张耳带队埋伏在一侧,等待突袭。</p><p>赵军很快就知道了韩信张耳的战术,但他们并不慌张,甚至觉得可笑,尤其是知道韩信将正面部队扎营在黄河岸边,这种轻蔑就更加显现了,因为但凡行军,作为主将与兵士不同,在打仗之前,必须要优先考虑战败之后的退路,而这样的扎营,等于是把韩信自己和他的军队放在了火绳上,这是自己找死。</p>
<p>但赵军未曾想到,就是这种他看都看不起的战术奠定了这一战的胜负。</p><p>战争很快就打响了,赵军直接利用人数优势包围了韩信,但是想象中汉军的溃败却并没有发生,无处可退的处境和强烈的求生欲,再加上韩信完善的调度,让汉军支撑了一天也没有被打垮。而赵军却开始疲惫了。</p><p>但当赵军准备回营整顿时,却发现自己的营寨已经被张耳偷袭成功,此时的营寨已经布满了汉旗,赵军顿时没了主意,正在此时,后方韩信部队压了上来,与张耳的军队里应外合,整整20万大军,在六神无主的情况下,被一并消灭。</p>
<p>一场力量悬殊的大战,就这样被韩信的计谋翻盘。而后来的很多将领也想复制韩信的奇迹,但都是失败告终,比如马谡在街亭一战中,就仿照了韩信的战略。</p><p>他不听诸葛亮的建议,将营地扎在了没有一滴水的山上,他认为这样没有退路的处境能让士兵奋勇一战,然而事实情况是,魏军并没有进攻,他们将蜀军团团围住,并不攻击,在缺乏水源的情况下,蜀军很快就会溃散,最终马谡想象的背水一战也并没发生,蜀军的直接溃散让他丢掉了街亭这一战略要地。</p>
<p>事实上,后人总结韩信这一战时,分析了这么几点胜利的要素:</p>
<p>1、韩信的背水一战不仅在于激励士气,主要是为了后面张耳的奇袭拖延时间。</p><p>2、韩信百战百胜在士兵眼里有着极高的威望,士兵相信他并且能将性命交付给他。</p><p>3、韩信虽然士兵数量少,但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自然不同。</p>
<p>对于这一战,后来唐朝王涯为此专门作了一首诗,称赞韩信的军事才能:</p><p>《从军行》</p><p>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p><p>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