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找了个空闲时间,把电影《我的姐姐》看完了,百感交集。 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 因为是女孩,她从小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被寄养在姑妈的家里。 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原因,让安然从小养成了独立好强的性格。 一头短发,一副男孩子打扮。 她做梦都想要逃离这个让她心痛的地方,每天刻苦努力学习,本科考上临床医学。 却被父母改成护士学,因为学护士学可以早点外出挣钱。 但是她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一心努力考研去北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 02 面对自己一心追求的生活,一个未成年的弟弟,安然该如何选择? 她是选择留在老家照顾弟弟长大成人,还是考研去北京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让安然陷入了“两难”地步。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最后的结局安然还是没有把弟弟送养给别人。 《我的姐姐》自从上映以来,票房破四亿。 取得高票房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张子枫吊打的演技。 更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了中国式家庭的现状,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深思。 03 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中,女孩子从一出生便是原罪。 影片中,姐姐安然和弟弟躺在床上讲话。 “你一定要去北京吗?” “是啊!” “你就不能等等我吗?” “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可是我只有你啦!” 父亲对待弟弟安子恒,会给他做红烧肉。 这让她想起了父亲这样对待自己。 之后她就被寄养在姑妈家中。 长大之后,父母想要身为女孩子的她早日赚钱,擅自主张替她修改了志愿。 安然父母的这种行为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 认为自己不该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来,更会让他们认为自己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 04 在影片中,除了安然让我心疼,还有一个人更让我心疼,那就是安然的姑妈。 安然的姑妈和安然都拥有相似的命运。 安然的姑妈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一口俄语说得优美流畅。 但是由于家中贫困,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 安然的姑妈就把自己读书的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安然的父亲。 姑妈说:“我是姐姐,从一出生就是,一辈子就是。” 长姐如母。 父母不在,作为姐姐就应该牺牲自己的一切来满足弟弟的幸福。 安然哭红了眼眶,“姑妈,你是个好人。” 到了安然的委屈和反抗,她意识到,或许身为女人、姐姐,也不一定要为家庭做出牺牲。 就像最后她对安然说的那句话:“姑姑没把你带好,以后的路,你自己好好走。” 听完不禁让人泪目。 也许是触动了姑妈,如果自己当初没有这样选择的话,现在的生活又该是怎么样的呢? 她忍不住嚎啕大哭。 05 电影中《我的姐姐》当中的安然作为一个姐姐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 在父母意外离世之后,未成年的弟弟无人抚养。 所有人都让安然照顾弟弟,把弟弟抚养长大成人。 可是,安然这个时候也不过才仅仅23岁,自己也是一个孩子啊! 她不仅仅要照顾弟弟的日常生活,一日三餐。 还要承担起大人的责任,挣钱养家。 更重要的是,她还拥有考北京研究生的梦想。 她不甘心为了弟弟放弃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 因此她愤怒,她拒绝,她“自私”的一心想要把弟弟送人。 但是,折腾了好几次,她还是选择了“妥协”。 没有把弟弟送走。 安然最后之所以这样选择,不仅仅是由于外界的压力,更多的是与自己的和解。 因为她真的爱自己的弟弟,不舍得把她送走。 06 心理学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见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的大。 影片中的安然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 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独立坚强。 整个人就像是个刺猬一样,让人难以接近。 她渴望爱和被爱。 在面临是否抚养弟弟的问题还是追求自我独立的路上,内心渴望梦想独立的她,最终还是没有把弟弟送走。 07 林语堂曾说过:“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每个人都有自我存在的意义,没有人是为了另一个人而活着。 正如电影导演殷若昕在接受采访时说:“安然也是成长中女性青年的一种缩影。 我希望通过“安然”的故事,让更多女孩认识到她们的职业规划、人生方向,都应该由自己来选择。” 每一个姐姐在是姐姐之前,同时是她们自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