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诗人】郭秀文(语嫣)|忧伤落进三月的眸子――谨以此文怀念姐夫:宁国田

 况味如歌 2021-04-11

诗人简介


郭秀文,笔名:语嫣(文子),70后,烟台芝罘区人,成人自考中文专业,喜欢文字。引自友人赠予的一段文字:任流年似水,时光暗香疏影,我自在诗情画意里,逍遥盈秀,字里行间书写一份属于你我的遐逸!

忧伤落进三月的眸子

――谨以此文怀念姐夫:宁国田

作者/语嫣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对我们来说却也被离别的伤感浸透着,2021年春317日零时17分,姐夫在烟台山医院黄务南院离开了我们!享年76岁。

送走了我们最敬重的姐夫,心情无比的沉痛!因为我们对姐夫是一小的感情也等同对自己父母的感情,这不仅仅因为姐夫对我们家尽心尽力的帮衬着,也有对父母交待的事从来都放在心上且言听计从!

大姐成家早,那时我们才四五岁,大姐经常领我去她婆婆家玩,姐夫的原生家庭也有缺憾,姐夫的父亲是最早的一批国高毕业,那个年代已实属难得,在沈阳什么设计院工作,他长得神似周总理,我常想,如果让他去扮演总理不用装扮本色出演就好,
这样一个既有颜值又有高超技艺的人,在文革时期也没能幸免而身陷囹圄,后来他母亲与父亲分开,等他父亲彻底平反她母亲才又回到这个家庭,而姐夫从小十多岁就一人撑起这个家,照顾着弟弟,说起小时候的生活经历,他母亲对他们弟兄很严厉,冬天没膝盖的大雪天也把他们打发到林子里,让他们去割条子、去割草,很少有让他们闲在家里的时候,柳条子可以夹杖子,割来的草因坨积着用的不及时,第二年都烂掉了!但是他母亲还是不管冬天大雪纷飞,天多冷还是把他们放出去去讨生活!那时生活没有太多的富余,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往往的吃不饱肚子,也要去干活,家长的严苛倒也锻炼出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每每说起这些的时候,姐夫都有点恨不逢时,姐夫是吃过苦的,所以他原生家庭中没有体会到太多的家庭温暖。

在与大姐成家后,妈妈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给予他足够的家庭温暖,那时两个哥还没参加工作,没有足够的能力替父母分担,所以姐夫来我家后,很多大事妈妈都倚仗他来定夺,最初也是妈妈给大姐相中的他,觉得他脑袋活泛办事不吃亏,是有名的'宁小鬼,况且又是家中长子自立自强的,只是年长大姐五岁,起初大姐不同意,妈给她分析了利害关系,又劝说她跟这样的人生活不会有亏吃!最终大姐听进了妈妈的话!姐夫是挺孝顺的人,在我家最艰难的时候姐夫帮着妈妈撑起半个家,妈妈也倚重他,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对事情的决定权,姐夫内敛而自律,这与他一小在原生家庭所经受的磨难有关,早年为了生计在山里干了几年活,比起别人他更有家中老大的威严,什么事都把弟弟妹妹放在心上,在我家也是这样,记得小时给我们的压岁钱,五十年前的一两块是什么概念?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是我们的期盼,多少年以后想起来依旧很温暖。

姐夫是男人中性格比较有'的人,他积极乐观向上,病痛折磨的再难受,我们去看他时都会故作轻松的给我们一个惯常的微笑,能说话时也和我们聊聊家常,他对疾病的淡然面对,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遇事泰然处之,努力过好眼下的生活,他是12年查出的病灶,后来才来烟台确诊,开始化疗治疗,12年到21年近78年的时间都在家到医院转换着,从最初的治疗、化疗,化疗的疼痛难忍也把姐夫折腾的够呛,后一阵化疗抑制住病情的发展,有段时间姐夫身体恢复的很好,人也胖了不少,我们大家都稍稍松了口气,以为接下来能治愈了!


我们企盼着有好的转机,期待着能有奇迹发生,姐夫也在农场和烟台两边切换着生活着,15年疾病又一次来袭,姐夫由他妹妹陪着坐火车来到烟台,以后的日子在治疗中一天天度过,15年来烟台后就是因为拆迁买房子姐夫才和大姐最后回过一次农场,那次他们老两口坐飞机回去的!也是姐夫唯一的一次乘坐飞机,姐夫是节俭惯了的人,他过过苦日子,大凡能坐火车的他不会坐飞机,今年是他们夫妻两相濡以沫风风雨雨走过来的五十年,五十年金婚之时姐夫却在初春的时候离开了他眷恋的生活,离开了他寄予厚望又至亲至爱的子女!我尽量淡化对姐夫的想念,只是偶尔一张照片或某一生活片段,都会再一次触痛我的心,这是间隔十六年,再一次送走我们至亲的家人!

姐夫病重时我只能偶尔去看看他,我这边有学生要考试,事多头绪乱,有时去了看着他承受病痛折磨心里也难受,其实就想静静的陪着他说说话,守着与他相处的最后时光,可是一去大姐总往回经管我们,待也不踏实想想算了!

记得最后一次见大姐夫,他还能认出我来,他用声音表示不让我们在医院多停留,临出门时我握握他的手,他一脸灿烂的笑容望向我,和我们挥挥手,回来后,我惊异于他瘦削的满是岁月沧桑的脸,眼里已失去昔日的神彩,却能把这笑容笑到最灿烂的程度!大姐转述姐夫弥留之际说过两句话:一是他清楚的说,我妈对我好啊,这个啊字它有个后重音,是发自内心的感叹,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我妈在时对他有多好!

另一句是对外甥说的:那天外甥给他擦澡换衣服,他恋恋不舍的看着他儿子说:大儿子,真好!谢谢你!姐夫走前有一段时间说不出话了!但说这两句话时格外清醒且清晰,他大儿子、女儿在他生病治疗时尽全力给他最好的居住环境和最好的治疗条件,而且还在他病中回老家替他发送了97高龄的老人。

外甥对他父亲的照顾和陪伴让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都心生敬佩!他们的父子情深也让人为之动容!
想把对姐夫的怀念写成文字,而文字会比思念更能实体的存在于记忆之中吧!


姐夫在时挺满足现在的生活的,说过离不开孩子们!跟他们没相处够!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发展的都好,对父母都孝顺,子女在牟平给他们买的房子,住着挺舒适的,房前屋后姐夫开垦了一片自留地,选择性种了一些蔬菜,黄瓜豆角茄子都有,还时常捎给我们一些豆角和自己积的酸菜,2011年时我和巴金回农场,大姨父还给他买梧桐河的烧鸡吃,大姨父总叫他大宝大宝的!到现在巴金都对梧桐河烧鸡情有独钟的!

姐夫家的后院种了几棵樱桃树,我们回去的时候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我们摘的不亦乐乎,那段时间姐夫在农场偶尔做些木匠活,木工手艺对姐夫来说他是科班出身,早年从山里回来他就学的木工手艺,但只是空闲时间做木匠活,工作之余挣些外快,姐夫1973年就在梧桐河造纸厂工作,我偶尔翻到一张纸板厂职工的合影,姐夫那时年轻,估计才二十六七岁,姐夫的木匠活在农场也数一数二的,很多人结婚的家具都找他打制。

再后来造纸厂改名为梧桐河纸板厂,姐夫在厂里跑采买,也去附近各地推销纸板,一次他去牡丹江推销,正好我回鸡西,我们还乘坐同一趟火车,好像他先下的火车然后在营口倒车去牡丹江。在农场生活的一个多月,有了和她们相处的机会,我们家很多家具小凳子都是姐夫自己做的,从烟台回农场后还给萍萍新房做了一个大床,余外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个面板,是一整块的木头没有一点的缝隙,足可以使用一辈子了!用只是一方面想把姐夫的手艺留个念想,看到它就会想起我们兄长般的姐夫。

姐夫人生的最后时光是一家四口在医院渡过的,儿子女儿都守在跟前,军说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家时一样,一家四口有聊不完的话题,军高中是在宝泉岭上的,毕业后去过阿城,然后在鸡西几年,儿女大了真正守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不多,起初姐夫还固执的不想来烟台,我想他是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其实早些年他就应该过到烟台,守着儿女生活,中间大姐替萍萍看孩子,倒是常来烟台,生活一段时间再回农场,反正现在交通便利,在哪来去都不愁。

记得姐夫第一次来烟台,我刚从浴池出来在文化路中断吃烟台小吃,正巧姐夫路过他看见了我,说这不是小文吗?好多年大家都当个招笑的事提起过,说倒是一家人那么巧就能遇上!
姐夫是笑着离开的!最后几天他都是笑着和护士告别,和家人告别,姐夫离开了,但他把最灿烂的笑容留下了!我永远记住了你的笑容!

2021·21·21黄务小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