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那些参与和亲的公主们

 沧海一粟1951 2021-04-11
唐朝那些参与和亲的公主们

白发布衣

本文是《这些年泼在公主身上的脏水》系列第二篇,想看第一篇请猛戳

这些年泼在文成公主身上的脏水(一)

上一篇我们说到了所谓,“文成公主在松州之战的刀锋下被迫和亲”,今天我们来讲,“唐朝公主和亲的政治性选择问题”。

老实说,如果您没看过上一篇,我建议您先看上篇,我倒不是在乎阅读量,而是这两篇的内容有前后关联,先看上篇有助于理解这篇的内容。

“唐朝公主和亲的政治性选择”,这段话换成人话说就是,唐朝的公主“和亲还是不和亲”、“和谁和亲,不和谁和亲”是以政治性的诉求为基础的。

那什么才是政治性的诉求呢?

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以和亲为手段“付出最低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么说是不是感觉有点像做生意的奸商?

您还真别说,皇帝和奸商之间,真没多少本质上的区别。

二者都谋求“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好利益”,唯一的区别仅在于棋盘大小不同。

自古以来,“效费比”就是考量事务可行性的基础,从不考虑效费比的皇帝,通常都干不太长,比如隋炀帝

由此可见,“公主和亲”算是一个效费比相对优秀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因为战争毫无疑问是成本最高的方式。

但很多不是皇帝的网友,不是这么考虑问题的。

在他们的逻辑里,大概只有以下几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口号确实很热血,也很动人,但任何事情都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就像如果没有文、景两朝的委曲求全、辛苦经营,汉武帝凭什么“逐匈奴于漠北”,他又拿什么来“逐匈奴于漠北”?

另外,任何事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任何两个朝代完全一样,甚至一个朝代中,前后两任皇帝面临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由此“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才成了定论。

同样,公主和亲的情况也千差万别,确实有些公主是被逼无奈远嫁,但同样,有些公主是存在主动选择权的。

那唐朝和亲的公主是哪种情况呢?尤其是和亲吐蕃的两位公主又是什么情况呢?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公主和亲”本来应该是双向的,没有人规定“中原王朝只能嫁女儿,而不能娶媳妇。”

但纵观中国历史从未发生过“公主和亲”是皇帝娶异族皇后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在《贞观政要》里把话说了一半。

这段话意思是异族首领娶了唐朝公主,如果生下儿子,就是唐朝的外孙,等他做了首领,入侵中国前总要考虑考虑。

我相信在说这番话时,李世民是很有自信的。

此时唐朝东亚霸主的地位毋庸置疑,四夷宾服也是事实。另外唐朝文化上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各方异族都将子侄送至长安,这些入太学的贵族子弟,绝大部分都成了唐文化的铁粉。

甚至在中宗期间,出现过吐蕃学子实在不想回国,请人代言皇帝:“跟我国内说,我已经死了(“伏望报之云其使已死”)”。

但把李世民的话反过来想,就知道唐朝皇帝无论如何不会娶异族首领之女了。

其实,突厥曾数次请求嫁女为妃,但唐朝始终左推右挡就是这个原因。这说明在“公主和亲”的问题上,心理上就已经有了选择性。

我估计,有人看到这里会心有不屑,“如果不是唐朝实力弱,还用的着和亲么?打就是了,直到打服了为止。”

这种战争贩子言论在网上很有市场,那我们就来看看唐朝19位和亲公主都出于什么时代吧。

上面是我从《唐会要》中整理出的《唐朝和亲公主基本信息一览表》,表中的19位公主都是和亲成功的,另有几位公主许了婚,但唐朝后又悔婚,未能成行,不在此列。

表中有一处颇为值得玩味,如果以皇帝的时期作为划分,太宗李世民时期共有6位公主出嫁,占比31.6%;中宗李显时期1位,就是金城公主;玄宗李隆基时期最多达到了8位,占比42.1%;肃宗、代宗、德宗、穆宗时期各1位。

换句话说,初唐、盛唐时期和亲公主15位,占比高达79%,而到了内忧外患的中唐、晚唐,只有4位公主和亲,占比只有21%。

如果按照网上流行的理论,岂不意味着初唐、盛唐弱于中晚唐?

当然,必须得承认中晚唐时期的公主和亲,带有一定无可奈何的成分。四位公主全部出嫁回纥(后改称回鹘),说白了就是为了拉住回鹘,共同对付吐蕃。

但至少在初唐、盛唐时期,嫁不嫁公主,同不同意和亲,唐庭是有选择性,不是谁来求婚都答应。

例如,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就曾拒绝了薛延陀的求婚请求,同样贞观十年(636年)吐蕃第一次求婚也无情被拒。

从这个角度上说,松赞干布以此为借口,向唐朝展示军事实力是有可能的。

因为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里,能不能娶公主为妻(“尚公主”)代表着是否得到了唐朝的认可及支持。

基于同样的原因,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突厥毗伽可汗在求婚被拒后,才会口出怨言“屡请不获,愧见诸蕃耳”

另外,初唐的和亲还是一种政治投资手段,这一点在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身上表现的最清晰。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唐朝大多数和亲的基础是“值不值得”,而不是“迫不得已”,两者间的主被动区别极大。

我们还用文成公主做例子,吐蕃第一求亲发生在唐贞观十年(636年)前后,但被太宗李世民断然拒绝。

太宗“不许嫁”的原因在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使冯德遐首次出访吐蕃,留下的观感实在太差。

这个“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的评价,让太宗觉得这个国家根本不值得动用和亲手段来拉拢。

或者换句话说,以他最早的判断,吐蕃根本就达不到与唐和亲的最基本要求。

松州之战所以爆发从根本上说,是两个国家之间的“面子”之争。

唐朝要维护“和亲”这一政治手段的门槛,不能所有来求亲的都答应。而吐蕃需要通过“和亲”,来获得当时东亚霸主的认可。

正是因为这是一场“面子”之争,并不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才会有各自损兵千余人后,便各自收场。

因为双方都达到了政治目的,吐蕃以挑战者的姿态展示了实力,获得了川西诸羌的拥戴,而唐朝击退了挑战者,保住了边疆,维护了其霸主的地位。

松州之战结束后,两国都换了一种眼光来审视对手。

吐蕃发现唐朝不是吐谷浑之类的肥羊,文成和亲后,按照唐朝的意思退出了吐谷浑的疆土。

唐朝也发现吐蕃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弄不好有崩了牙的可能性,有必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这才是松州之战在唐蕃和亲里程上的意义,它让李世民感觉有必要用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来缓解西南方向的压力。

因为对于唐朝来说,西南方向从来不是主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其实所有中原王朝,都没有将西南地区当做过主要战略发展方向。

这导致,西南方向在中国绵长的历史脉络里,始终处于一个有点尴尬的“很重要的非重点地区”地位。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把吐蕃从高原上挪下来,放在天山南北堵住唐朝西进之路。

那估计,汉藏两族的历史会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唐朝对西域的西突厥可是从来没手软过,各种挖空心思的拉拢、离间、征伐,无所不用其极。

由此可见,兵锋在文成和亲中有没有作用?有,但起到的是警示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对于“和亲”有一个多少带点悖论的理论,即“和亲”说明一方没有充足把握用菜刀直接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和亲其实双方能够妥协的产物。”

因为,如果一方已经是碾压性的优势,就不需要和亲了,直接抢岂不更简单些?

安史之乱后吐蕃鲸吞河陇、西域,兵锋时时威胁关中,唐蕃间反倒没有和亲基础了。

这恰好与前表格中和亲公主的年代相吻合,中晚唐时期,唐朝内忧外患,此时和亲又有何用?

说真的,如果一个公主就能解决边患的问题,那还养军队干什么?多生几个公主就行了!

“和亲”始终是种政治手段,而政治手段,恰恰在国力强的时候管用,真到积贫积弱的阶段,反倒是军队管用,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说了这么多有关和亲的内容,我并不是支持“公主和亲”,这种略显绥靖的政策。

恰恰相反,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说,和亲是种略显残忍的政策。让一个弱女子离亲别友、背井离乡,生活在风俗迥异的异地,当然谈不到有多人道。

汉藏史料里都有两位公主生活不算幸福的记载,甚至金城公主曾动过出走失密国(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念头。

因此,唐诗中对于和亲的公主多由同情。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李山甫所作七绝《代崇徽公主意》: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真是无限讽刺!

因此,唐诗中对于和亲的公主多由同情。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李山甫所作七绝《代崇徽公主意》: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真是无限讽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