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肾通络汤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组成:制附子...

 guo1820 2021-04-11
益肾通络汤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组成:制附子(先煎),巴戟天,山药,黄芪,麸炒白术,茯苓,防己,丹参,益母草,地龙,熟大黄,土鳖虫,白芍,水蛭,青风藤,甘草片。
 
加减:浮肿明显加泽泻,猪苓各;蛋白尿重加金樱子,芡实;腰脊酸痛、尿频或夜尿多加仙茅,淫羊藿;疲倦乏力加黄精,党参;纳少加炒谷芽,炒麦芽;脘腹胀满加厚朴。
 
【am】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主要由免疫介导的原发于肾小球疾病,该病起病隐匿,病情迁延不愈,缓慢进展,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是引起ESRD的主要原因。本病可归为中医“慢肾风”“水肿”“尿浊”“尿血”“腰痛”等病症范畴,其病以肾虚为主,贯穿疾病始终,湿热、瘀血等邪实是导致迁延不愈和持续发展重要病理要素。中医认为肾虚是CGN发生的基础和关键,肾脏亏虚,膀胱气化失司,水湿蕴结,发为水肿,如《诸病源候论》所载:“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肌肤则身体肿满”。又云:“劳伤肾虚不能藏精,故小便精液出也”。肾阴亏损,虚火内生,虚火伤络,血溢脉外,发为尿血或虚火扰动精气,精微乱行,下泄成为尿蛋白。血瘀是慢性肾炎发病及病机演变的关键环节,《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云:“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水液代谢失调,阻遏气机,经络不畅,瘀血从生,而血病亦能及水如《金匮要略》言:“血不利则为水”。慢性肾炎虚与瘀互为因果,“治虚”可振奋机体之正气,恢复脏腑经络之气化,化瘀方可通脉络、消癥积。因此治疗多以益气化瘀通络之法。
 
益肾通络汤是以真武汤合大黄䗪虫丸加减而成,益肾通络汤中以制附子温补肾阳、逐风寒湿邪,巴戟天补肾阳、祛风湿,山药补脾益肺、补肾涩精,黄芪补中益气、固表行水,麸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化湿浊,防己祛湿利水,熟大黄逐瘀通经、土鳖虫活血散瘀、通经止痛,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地龙活血通络利尿,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丹参活血散瘀、通络止痛,白芍柔肝和营血,青风藤祛风通络、除湿止痛,甘草片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标本兼顾,共奏益肾健脾,化浊消肿,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
 
【来源】宋静莹,吕彦辉,王春杰,杨凤文.益肾通络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郑重声明】本头条分享的相关中医方药仅用于学术分享、交流经验,网友朋友们绝对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药均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快问中医超能团# #清风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