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集锦】 1、动悸在肚脐以下时用茯苓;以上用桂枝。 2、动悸的位置: (1)肚脐以下(脐下悸):茯苓甘草汤。 (2)肚脐以上(心下悸):桂枝甘草汤。 (3)肚脐后方(肚脐后动悸):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4)中膈停水:苓桂术甘汤。 3、苓桂术甘汤以干姜易桂枝为肾着汤;若以大枣宜白术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更以五味子易大枣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 4、(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2)茯苓甘草汤: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3)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白术三两 (4)茯苓泽泻汤:茯苓半斤 桂枝二两甘草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泽泻四两 (5)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6)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茯苓四两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 龙骨二两 (7)防己茯苓汤:茯苓六两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 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5、悸为病症,其所发之处有三:心中、心下、脐下,且其候不一。 (1)因水气而致者,半夏麻黄丸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真武汤证是也; (2)因热而致者,小柴胡汤证; (3)因急迫而致者,小建中汤证、桂枝甘草汤证 (4)由惊而悸、忧而悸、时悸时止者,无须服药治之(当治其因)。 6、(1)奔豚之动,自脐底起而即冲心胸,休作有时。若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为有水气,属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奔豚汤及广济小品之方证; (2)若似此形状,发时呻吟者,虫也。虫证常有动气甚者、或心中烦闷、怔忡者,当合虫药症状辩之,可参用甘草粉蜜汤、乌梅丸; (3)癫痫也有似奔豚的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