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苣荬菜

 得趣斋潮汕百草 2021-04-11

被子植物门  >> 菊科  >> 苦苣菜属  >> 苣荬菜

本品常被作为败酱草混用,而其对急性阑尾炎和湿热型痢疾也确有功效。

全草入药。性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有抗菌,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肿瘤,保肝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浓疮,急性阑尾炎,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苣荬菜

【来源】为菊科植物苣荬菜的全草。春季开花前连根拔起,洗净,晒干。

【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补虚止咳。治菌痢,喉炎,虚弱咳嗽,内痔脱出,白带。

①《河北中药手册》:清热解毒。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喉炎,内痔脱出。

②《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治白带及产后瘀血腹痛,阑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熏洗。

【附方】

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苣荬菜一两,水煎服。

②治急性咽炎:鲜苣荬菜一两(切碎),灯心草一钱。水煎服。

③治内痔脱出发炎:苣荬菜二两。煎汤,熏洗患处,每天一至二次。(①方以下出《河北中药手册》)

④治阑尾炎:苣荬莱五钱至一两,红藤二两。水煎服。(《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

【备注】本品在华北作败酱入药,在东北作小蓟入药;参见败酱、小蓟’条。

【摘录】《*辞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