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众多少数民族中大部分的、集聚的信仰佛教的并不多见,而西南的傣族就是其中一个。关于佛教传入傣族,根据傣文史书考证,蕴含着一个民族融合的爱情故事。 相传傣历931年(1569),第十九世车里宣慰使召片领刀应勐外出涉猎,跟随着一只五彩的孔雀,遇见了正在湖边翩翩起舞的金莲公主,一见倾心与之共舞,不久便向缅甸洞吾国王提亲,迎娶缅甸洞吾王朝的金莲公主为妻,洞吾国王曾派遣僧团随公主来西双版纳传教,带来了三藏典籍及佛像,在景洪地区建立了大批佛寺和佛塔,为此使得南传上座部佛教广为传播。但佛教最早传入傣族的时间,具体已无从考证,这个故事是佛教在傣族流行盛行的阶段。 在曼听御花园旁有一座建于公元61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的总佛寺,改革开放之前总佛寺是属于傣王族的皇家寺院,掌管整个西双版纳所有大小寺院。 由此可见南传上座部佛教最开始在傣族王族中开始盛行,然后再逐步的推广,而总佛寺在在西双版纳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也许只能在那里寻找到佛教最早传入的蛛丝马迹。 自从佛教进入傣族社会后,傣族人民除一部分如花腰傣支系不信佛教,元江、新平等旱傣只信仰原始教以外,其他地方的傣族人民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绝大部分傣族人民都信仰佛教,佛教成为傣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佛教在傣族社会中,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起着支配作用。 在傣族社会中,小孩子一生下地便注定是信佛教徒,名字是佛爷给取的,结婚、丧葬、生病、盖房子都要请佛爷来诵经。傣族社会各地都有受人崇拜的佛塔。傣族有专门隆重的佛教节日。傣族文化、教育也与佛教密切关联。可以说,佛教支配着傣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傣族社会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现在的西双版纳,佛寺林立,香火仍旺,在重大的泼水节中傣族人民还会进行浴佛的仪式,每一次的泼水除了祝福,还沐浴着信仰的佛光。信仰的力量与其说成是迷信,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指引我们不断的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西双版纳旅游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