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学习科学课?

 昵称74706407 2021-04-11

2017-12-25 19:53

中国有古语:“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意思是为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因此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纵观目前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过家家,谈论最多的也是动画片里的角色,模仿最多的亦是电视里的内容。可现在是科技社会,日新月异,不提升科技知识,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被机器代替的人。曾经问过一个小孩,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振振有词的说:“我要当护林员!”原来,他经常看《熊出没》那个动画片。也有的小孩说,不知道,对理想没有概念。而上过科学班的孩子,他们的理想往往是科学家,未来发明创造出与人方便的机器。

让孩子参与趣味科学实验班的优势:

1、弥补重分数乏能力不快乐的缺陷

许多孩子上初中后对抽象的光学知识很难理解,深奥的化学知识很难学会,枯燥的电子知识很难激发兴趣……..那是因为小时候缺乏这方面知识的感受、引导、实践、憧憬。

趣味科学实验,把这些生涩乏味的知识提前渗透到动手实验中,让孩子在不经意间,亲身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今后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一人一套实验器材亲手操作

12个级别300种科学实验,学生兴趣点多,可学到的知识也丰富。每次课学习一个原理,亲手做一个实验,每次还能把作品带回家,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拥有成就感。在愉快的参与过程中,从体验到了解、再做出成果,在实践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能提高孩子

十大能力:

1、动手能力2、思考能力

3、表达能力4、协作能力

5、专注能力6、创新能力

7、自主能力8、竞争能力

9、意志坚强力10、探究能力

3、让喜欢的科学课带动整体学习

儿童时期是科学求知欲即动手欲望最强的阶段,但是大多数的家长不懂得如何教,学校又教的太少,也缺乏实验动手的机会,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童就被家长及学校教育荒废与埋没,非常可惜!教育就应当顺应喜好的天性来施教,学习就不会产生障碍而拥有兴趣了,既而带动整体学科的学习。

中国为什么缺少发明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答案是孩子从小就缺少实践、研究、探索的机会和快乐。体验是人学习的本能,体验式教育不容易遗忘(如骑自行车、游泳)。人是因为有了爱、快乐而逐渐进步、成长。

4 、培养快乐高能力高竞争的孩子

现代独生子女生活动手能力普遍弱已是不争事实,抗挫折能力差,有文凭无水平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女人不敢换保险丝,男士不会修马桶,再加上科学常识不够,将来付出的生活、就业成本会很高。

在未来社会中,人才的选拔决取于知识、能力和品格。只有知识的灌输是不够的,能帮助孩子未来更快乐、更有竞争力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趣味科学实验班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动手学习并用科学态度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家庭教育的新希望。

5、改变观念 就能改变孩子的未来

科学是有系统、有条理的知识。自然科学更重视因果关系、逻辑性,因此需要用更多的思考力。学科学的人智商比较高。

科学培养理性~不迷信,不沉迷无内涵的事务(如电玩),儿童及青少年时期不容易变坏~容易有良好的品格。几岁学科学呢?

孩子四岁以前,认知为主,重感觉;四岁以后,游戏与体验为主,见识大于知识:所以儿童需要在体验中学习,从中得到乐趣、得到知识、得到肯定,才能进一步建立价值感或志向。看的远的人,走路不会跌倒,而且早达到目标。家长先了解未来的需要和现实世界的距离,就知道如何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