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亲恩】爸在守候

 清风明月传媒 2021-04-11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莫泊桑《一生》

                            爸在守候

                             文|阿云

1953年的夏季,爸来到了北国江城吉林市一片荒芜的江北,当时那里还没有桥,来往的行人仅靠一条小船摆渡。他成为了那里的第一批成员。那个不足几十人的小单位是“三大化”之一化肥厂下设的一个大修车间。条件是十分恶劣的,爸和工友们土法子上马,把一台台修好的设备送到了化工工地。说来也怪,他们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苦,脏脏的衣服一穿就是一年。爸曾说过,咱是农村的孩子,抗折腾呢。夜深时,工棚四处透风,他们几个人挤在一起围坐在焦炭炉子旁相互取暖,算是休息了。

爸临走时,妈把仅有的一床被褥给他带上,也是爸惟一的家产。那天很冷,一位瘦小的工友冻的直打颤,爸把棉被让给了他,自己却因寒冷冻坏了身子躺在炕上几天没起来。那次,领导得知他发高烧来工棚看望却找不到人,后来终于在车间现场看到了爸,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又去干活了,拉也拉不走。爸烧成了肺炎,痰中带了血,他用的毛巾血迹斑斑。爸被送进了医院,领导知道他的脾气,派专人看护。那人打盹的时候,爸又跑回了工作现场。爸是党员,可他不是铁打的!

爸是乡下人,五岁时便死了爹,娘改了嫁。长子的他带着三个弟弟度日如年,后来娶了我妈,妈便成了三个小叔子的“娘”。爸是苦水里泡大的,当了工人,他很知足,可以好好养家了。爸真难,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他看不懂图纸,那些洋数码和图形就像是迷宫。爸休息时便进了私塾,有时间就捧着技术书籍细细地读,对照图纸学。那天,一阵锣鼓声把身戴红花的爸送进了宿舍,他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

爸是城里人了,家人也成了城里人,可城里比乡下更难过。随着儿女的增加,负担越来越重,爸真的吃不消了。长年累月的操劳,使他变得又黑又瘦,又成了一位地道的乡下人。经常忙到很晚才回家的爸,见了我们总是眉头紧锁,真吓人,他好凶呀!那时的我无法理解爸当时的心情,就是一个字:“怕”。

爸也有笑的时候,他的每一次笑都使我记忆犹新。听哥讲,我一岁的时候,妈去乡下买粮食很晚没回来。我饿的哇哇叫,聪明的哥用舌头代替奶嘴为我充饥。哥的舌头变得又红又大,说话也变了声调。爸笑了,把我紧紧地抱在了怀里,不停地亲;可爸又哭了,他转过脸去回避了我们,泪水“独流”。

1976年,我们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楼房,大哥大嫂住八平方米小屋,其余的七口人挤进了十三平方米的大屋,那次爸也笑了。一次,爸回家又笑了,笑得笑容可掬,但我们哭了。爸把小屋让给一对青年夫妻住,把大哥大嫂安排到大屋与我们一起住。爸,顾全大局!我们偷偷落泪。

爸的儿女多,供应的那点大米妈决定留给他作午餐。而每每回到家,他看到我吃饱了精神十足的样子,他就欣慰地笑了,他把米饭留给了自己的幼子吃。

爸走到了领导岗位,身上的责任,他知道。那年,爸带队去四川施工。施工中,一部三部搭突然失去了平衡,向一位工友倒去,爸立即跑过去快速推开了那位工友,而重重的滑轮无情地砸在爸的头上,他失去了知觉。从那以后,爸的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疤痕,伤口虽然愈合了,却从此留下了后遗症,工作时常常出现剧烈的疼痛,爸咬牙挺过去了。爸做生产主任时与工友摸爬滚打,处处走在前。看到工友们连夜会战,他把口袋里仅有的钱买食品为大家充饥;他曾几次晕倒在车间现场,被工友送回了家。

爸离开了工作岗位,五十一岁那年退了休,是上级领导强制的。爸的性格领导了解,为了他的健康必须这么做。爸失眠了,他几天几夜不能入睡。听妈讲,爸已数天没有进餐,他整天以泪洗面。爸,您是刚强的汉子,不要这样好吗?!

爸离开我们十年了,他那平凡苦难而又勤奋、上进的一生,他的任劳任怨,他的默默的对于子女的爱、工友的爱,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永远不会忘却。

我知道,不论子女身在何方,爸一直在守候。

作者简介

作者:阿云,原名,王云召,1962年10月16日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江城日报》,《城市晚报》,《江汉文学》,《文章与批评》,《中国草根》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及报告文学等数百篇。1999年开始创办中华文学艺术网,中华文学艺术论坛,2003年开始创办冰凌花文学网,冰凌花文学论坛,同期创办《冰凌花文学》杂志。2016年创办阿云文化传媒工作室。

回 顾 阅 读

【七一特刊】静水流深||铭记您的名字

  窗外的人 | 诵读 : 题都城南庄

【美文欣赏】赵英才 | 说过(外二首)

【精品诵读】杨树 | 姑苏船语

【精品阅读】泰华 | 十六进制

【精品诗词】文君 | 花开一季满堂红,万朵如霞映绿丛。

【美文欣赏】苏巴希奇 | 碎片

【美文欣赏】平常心 | 海滩孤影

【美文欣赏】一江春水 | 希望,一个有雨的日子

【美文欣赏】牧夫 | 把佛前的那盏灯点燃


编辑部


散文编辑部

春之韵|杏花雨|海风在吹

现代诗歌编辑部

杏花雨|海风在吹|思者|夕阳音|柳卧

古诗词编辑部

渔之樵|海风在吹

诵读部

春之韵|部落歌者|朝阳哥|倾听者|苏苏|叶子|把酒当歌|窗外的人|海叶|代斌|盼盼|  寒纬|新新人类|宁静致远|文嘉|海畔|郑巍(查了)|苏恭|枫林|品茶听涛|唱唱|烟波缥缈|踏雪寻梅|优雅|鼻祖|一朵莲|沙漠牡丹 |汪淇|建国|童心未泯|墨羽塵曦|红杉树|江河|夏夏|知足常乐|崔文通|师师如意|阳光|欣怡

音频校对

海叶|春之韵|把酒当歌

编辑制作部

慢吧君|超越自己|冰雪少年|芳华|文嘉

预览校对

海风在吹|末陌

统筹规划:海风在吹

投稿须知


1、来稿体裁不限,诗歌、散文、随笔均可。摄影、书法、美术作品酌量。

2、来稿务必原创,严禁抄袭侵权,文责自负,本平台概不承担连带责任。投稿要求:诗歌25行左右,散文随笔1500字左右,小小说2000字以内。来稿须作者自己校对三遍,确保无病句,无错别字,无错误标点符号。

3、个人简介150字以内,并附本人高清横版远景照片2张。

4、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修改。

5、发稿作者应当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6、投稿路径:

    古诗词:渔之樵微信号 yihe55555 |海风在吹微信号 15926363907

    现代诗歌:杏花雨微信号 ai740922 | 柳卧微信号 shoucang121

    散文:海风在吹微信号 15926363907

期待您的原创首发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