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棋系统论:擒王过程的机制分析(上)

 双飞金燕子 2021-04-11

从擒王阶段的开始(一方对对方已构成杀势)到将死对方。棋局变化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一边倒的明显趋势。为什么在双方轮流走子的对等条件之下,一方愈走愈凶,另方却每况愈下呢?这就是本节所要探讨的擒王过程的机制问题,也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表面上看,对弈双方只能轮流各走一着,这似乎是完全平等。其实这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它并不能保证双方在行棋效能上的一定平等。而且正是由于入局过程中双方在行棋效能上实际存在的不均等,才使局势发展呈现出此涨彼落的趋势。

对弈中,双方每一步棋的效能,可以从质的方面与量的方面来加以研究和规定。

从质的方面分析,一着棋的效能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1.正效能,2.负效能;3.零效能;4.逆效能(相当于逆向性一着多用,即同时具有正负两种效能)。

从量的方面分析,一着棋的效能则可区分为单效能与多效能(这里的单效与多效均指一个或多个正效,不含负效)。

所谓行棋双方效能的不等,可基本区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一、多效对单效;

二、正效对逆效(其中正效既可指单个正效,亦可指多个正效);

三、零效对负效(此时的“零效”是指为迫使对方在下一着走出一步具有负效能的棋而走的过门或停着)。

四、正效对零效(此时的“零效”,指纯为还着而不得不走的一步无任何效能的棋)

注:上述四种类型的效能不等属一般情况,但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正效对负效;即便一个回合中,双方同为正的单效,亦常可进一步区分为强效与弱效。以上四种类型的效能不等,在入局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本文将结合实际战例分别予以阐述。

象棋系统论:擒王过程的机制分析(上)-多效对单效

图1

如图1所示,是刊登在《象棋》1980年第4期上的“棋局测验”(李凤凯拟局)。该局的突出特点是红方运马进岗的途径曲折,层次鲜明。

1、马二进三,将5平4。

这第1回合的交换已是多效对单效,因红马卧槽后既请出黑将,同时又有占位助攻功能,使下着有炮三进五打象的棋。

2、炮三进五,将4进1。

3、兵八平七,将4进1。

4、马三退四,将4平5。

第4回合亦属多效对单效。因红马除照将之外还兼有运子及占位阻敌功能,使下着红方进车照将时黑炮不能退回。

5、车二进四,士5进6。

6、马四退六,将5退1。

7、马六进七,将5进1。

以上红马两次照将后进到7—H位(使下个回合黑方不能走将5退1解将),而黑方却形状还原,等于没有走棋。此可视为效能不等的第三种类型——正效对零效。

8、炮三退二,士6退5。

9、马七退六,将5平4。

10、马六进四,将4平5。

以上第9、第10两个回合,黑方又等于没有走棋,红马却再次运到4—G位,阻挡了以后退炮照将时黑6路炮的回防。故又是一次正效对零效。

在以上10个回合的交手中,由于已出现四次效能不等。所以红方争得了目前这种形势,并为红势继续上涨打下了基础。

11、炮三退六,士5进6。

这又是一次以多效对单效撼交换:红炮三退六一着,既利用其离位功能使红车照将,同时又具有运子效能(准备下着走炮三平五借打卒而调至中路)黑士5进6只是仅利用占位功能而解将。

12、炮三平五,卒4平5。

13、马四退六,将5退1(图2)。

象棋系统论:擒王过程的机制分析(上)-多效对单效

图2

目前形势,黑方老将已四面临敌岌岌可危;但黑“前线部队”对红帅威胁却并未衰减,仍保持一步成杀的势头。红若要想抢杀在先,看来必须扬中炮之威,借炮使马,在连将的前提下最后将红马运至6—G位置(进岗)。但要实现这一意图,却必须事先扫除多重障碍。

14、相五进三,卒5平6。

黑方卒5平6属正应,如改走卒5平4,红可速胜:卒5平4,马六进七,将5进1,马七退五,卒4平5,车二平四,将5平6,马五退三,将6退1,,兵二平三胜。现在由于黑走了卒5平6,红以上胜法便不能成立了。(红若仍走马六进七,则将5进1,马七退五,将5平4至此,黑炮恰好借6路卒的占位功能照应了羊角士)

15、马六退五,后卒平5。

16、马五退四,卒5平4。

17、马四进五,卒4平5。

18、马五退三,卒5平4。

19、相七退五,卒4平5。

20、相五退三,卒5平4。

以上第11至20回合,红方的基本任务是清除“路障”(即“消卫”),其中心目标是要在不损步数的前提下转移七路高相。在这个过程中,红炮连续照将,且每次照将又都兼有运子或吃子功效;黑棋来回动卒,但每次动卒却都仅仅只是利用其占位功能或离位功能解将。所以上述7个回合,全是多效对单效的不平等交换,等于红方白白多走了7着棋。至此,红层层“路障”均已清除,7—E之点已成空位,红马进岗之途已畅通无阻。

21、马三进五,卒4平5。

22、马五进七,卒5平4。

23、马七进六,将5进1。

24、车二平四,红胜。

象棋系统论:擒王过程的机制分析(上)-多效对单效

动态棋谱

纵观以上擒王(入局)过程,路途坎坷,十分曲折。而双方行棋效能不等的情况竟出现十数次之多(最后第21至23回合亦属多效对单效),而其中每一次效能不等的交换,都意味着双方棋势的彼消此涨。

因水平有限,文中出现疏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欢迎评论转发,关注我带你一起涨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