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服务业才是建设根本!?

 天涯海角zgy 2021-04-11

当下城市群发展是下半场,不过看到各地区的城市规划服务业发展缺乏问题,常常感觉忧虑。实际上世界上的经验也是如此,在当下城市群发展是中国城市化下半场的核心动力问题上,领导们也是明白的向前做。那么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怎么走?目前国内出现了两大流派观点:一派是小城镇派,认为大城市发展已经够多了,规模也够大了,主张今后要着力发展小城镇,并带动农村发展;另一派是城市群派,认为城市群是未来城市化要大力发展的方向,而且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日,港交所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城市群发展格局已定,“3 6”是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主力城市。“3 6”是指三大城市群,加上6个主力城市。城市群分别是环北京城市群、环上海城市群、环深圳城市群(香港和广州,都在环深圳城市群里),6个城市是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现在有人流入的仅限于少数的几个城市群,和中西部几个有活力的城市。从目前的数据来看,“3 6”核心城市,在全国规模中,人口占比五分之一,GDP占比36.8%,整体房地产交易规模占到全国交易规模60%,新房成交金额占比接近一半,二手房成交金额占比73.5%。巴曙松以日本为例表示,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曾经有过分散的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路线争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时,也提出过着名的东京疏散计划,也曾经担心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于是从大东京地区通过轨道交通,希望疏散部分人群。确实疏散了小部分,但是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人群进入东京。例如樱花时节穿过日本乡村,一个上午,遇不到多少个日本人,樱花那么灿烂,人都去哪里了?大东京地区和大阪地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的分配,产业的聚集,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信息传播更快,虽然基于对大都市病的恐惧,很多国家都市圈的发展,都经历过探索的过程,但目前基本都回归到大都市圈的路上。

当下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你搞不好公共服务,何谈吸引人才来发展大规模的城镇化?

实际人才流动仿佛就是不跟着政策走,一方面是一线城市严控人口规模,但年年喊着逃离北上广的白领不断逃回去;另一方面是二、三线城市使劲浑身解数,拿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设计之中的政策,却仍难以大规模留下想要的人。其实,这正是城市软实力欠缺的体现。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17年秋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白领对目前生活城市有归属感的第一原因是医疗条件好,有57.6%的受访者选择这一选项,48.5%选择父母/亲朋好友都在这里定居,35.6%表示是因为生活便利,33.1%选择工作机会多,发展空间大。从不回到家乡的原因来看,报告显示,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愿意回去重新开始是第一原因,占比47.1%;第二是难以放弃现在的工作机会,老家没有合适的工作,占比40.2%;第三是觉得目前所在城市生活条件便利,占比37.9%。不难看出,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空间,二是生活条件。从职业空间的角度看,虽然大城市工作机会多,发展空间大,但近年来二、三线城市受政策倾斜,正迸发出越来越多的活力;不过,从生活条件看,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差距则十分明显,例如北京市有30家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有24家三级甲等医院,比湖南、河南等人口大省的数量还要多。此外,诸如教育资源、商业设施、公共交通等其他公共服务水平,大城市都远远领先于小城市,大城市的生活条件的确更加便利。因此,吸引人才,除了靠政策鼓励外,城市的公共服务首先要搞上去!看病,上学,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都必需好好解决,如同深圳为了很少海外人才回家招聘的中学老师都百万级别的,这当然是城市发展的标示性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