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过桃太郎的传说么。其实没听过也正常,毕竟这个主要是扎根于上世纪的文化了,这一代人根本没机会接触这些。 不过桃太郎作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还是十分有必要说一下的。 并且,今天我将讲讲一些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事实,比如勇敢可爱的桃太郎为何与日本的军国主义有关系? ©19men.net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一对老夫妇,他们慈祥友善,相爱如初,可就是生不出小孩。有一天,爷爷去山上砍柴,奶奶来河边浣衣。突然从河流的上游漂来了一个巨大的桃子,奶奶把它带回了家想和老伴一起吃。 两人齐心协力切开了大桃子,不料里面却是一个小男孩。震惊之余,两人给小孩去了一个名字,叫做“桃太郎”。老两口非常开心,念到“莫非是上天可怜我们没有孩子,特意赏赐给我们的?” 可桃太郎明明从桃子里诞生,却不怎么吃桃子,而是喜欢吃奶奶做的黍団子(一种糯米团子)。吃了黍団子的桃太郎身强体壮,长大后一个顶俩。 这时候,正值妖魔作乱,一名归来的渔夫告诉相亲么,在对岸的鬼岛上来了一个大妖怪,它掠夺着周围村民们的财富,占地为王,作恶多端。 这时正义感爆棚的桃太郎就站出来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由分说,就要去征讨鬼岛妖怪。 出发前,奶奶给他带了不少黍団子。 桃太郎出发了,他带着饱满的斗志和一堆黍団子出发了。走着走着,突然跳出来一只小白狗,小白狗表示如果桃太郎愿意氪金,给它黍団子吃的话,他愿效犬马之劳。桃太郎答应了。 ©wikipedia 走着走着,又跳出来一只小猴子。小猴子表示好事成双充100送100,如果给他黍団子吃的话,他也愿意加入队伍。桃太郎也答应了。 没走多久,又又跳出来一只山鸡。山鸡说,事不过三,也把它收了吧。桃太郎不费吹灰之力就氪来了三个帮手,也是开心得不行。也让我们感叹,西游记也好,爱丽丝漫游仙境也好,桃太郎也好,为何冒险故事都是4人。 终于,它们来到了位于濑户内海的鬼岛(现在男鹿岛自称为鬼岛),看见鬼跟人一样,都爱酒池肉林,好吃懒做。 鬼看见桃太郎前来踢馆,不由分说就要干架。桃太郎临战之前连吃几个黍団子,战斗力max。加上犬的撕咬,猴的抓挠,鸡的啄人,终于把一大群鬼给打趴下了。 ©講談社 鬼哭着对桃太郎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他愿意归还所有金银财宝珊瑚綾錦,再不骚扰百姓。 也不知道为何村民们会有那么多金银珠宝。 反正,桃太郎得胜而归,村民们把他奉为英雄。县令也佩服他的勇敢,把女儿许配给了他。从此之后,桃太郎的传说被世人口耳相传。 这是一个劝善惩恶的故事,桃太郎由于正义的形象受到了各种小说和影视作品的青睐。最早出现在1723年的名为《桃太郎》的小红书中。 这个故事其实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爷爷先吃了半个大桃子,结果返老还童,变成了年轻人的模样,奶奶见状后也变回了少女,两人焕发了第二春,产下了桃太郎。但由于里面包含了繁殖的描写,所以在课本中都不采用这个版本。 桃太郎的出名还引来了日本各地方争夺桃太郎的诞生地,其中冈山地区最终被认可。因为冈山当地盛产桃子和黍団子,而且倉敷市北部以前就是吉備国。 ©Japaaan 另外,桃太郎的故事很有可能是参考吉備津彦命的故事改编的。当时吉備津彦命给神武天皇献上了黍団子,并且手下有三个人:犬饲健命,猿饲部的楽楽森彦命以及鳥饲养部的留玉臣命,后来这三人就成为了故事中的狗,猴和山鸡。 鉴于这个故事跟天皇有关系,就不得不说桃太郎的故事被军国主义利用的事实。 桃太郎的故事中,充满了对长辈的孝顺,对主的恩义,以及对敌人的不留情,这么一个孝行正义仁如尚武的故事最适合拿来洗脑了。 在大正时期,桃太郎被当作了国民的模范进行描述,对日本人的深层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是非善恶不是自己定义,而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保持忠孝即可。这使得日本国民产生了走极端的忠孝思想。 到了今天,大学里的辩论赛会有这么一个辩题:鬼岛上面的鬼和上岛夺财宝的桃太郎到底谁才是恶者? 这个问题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