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日晷、骨笛、二十四节气

 hjh2004 2021-04-11

古人观天察地——日晷、骨笛、二十四节气 

图片

图片

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地平式日晷,晷面与地平面平行,晷针和晷面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适合低纬度使用,因其制造容易、安装简单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适合安放在公园、广场和学校等地。
赤道日晷,它也是日晷家族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其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面上的刻度等分,晷针与地轴平行,两端分别指向南北极,晷针的仰角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北半球的晷针高端指向北极星。
地平式日晷,直晷的晷面垂直于地面放置,晷面朝向,南、北、东、西都有,晷针的倾角通常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适合中纬度地区使用。
     日晷题大多与太阳方位、物影方位、纬度、太阳高度角等有关。我们要注意的是:
1.阳光或晷针投影在我国日晷北侧面上应是夏半年,南侧面上应为冬半年;
2.晷针北侧指向北极星;
3.晷针与水平面的夹然即为当地纬度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图片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图片

命题情景

古人观天察地——日晷、骨笛、二十四节气

      一、日晷

中国古人观天察地,了解了日月运行的周期,创造了精度很高的计时工具:日晷。常见的日晷如下图:

图片

原理:日晷是根据一天中太阳方位不同,通过固定的指针产生的阴影来测量时间的。日晷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由于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故日晷与地面的倾角θ=90°-当地纬度。
二、贾湖骨笛

位于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观测正午日影。下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的日影末端位置),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

图片

三、二十四节气 

主要适合的地区: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明时期人们总结出的规律。

图片

素养探究


视角1:[地理实践力]日晷图的判读方法 

(1)由于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故面向日晷,左侧为东,右侧为西。
(2)春秋分日出正东,晷针影子在正西(如A),即6时;日落正西,晷针影子在正东(如B),即18时。 
(3)夏半年日出东北,晷针影子在西偏南(如C),6时之前;日落西北,晷针影子在东偏南(如D),18时之后。 
(4)上午1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晷针影子在西偏北(如E);正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天空,晷针影子在正下方(如G),此时影子最短;下午14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晷针影子在东偏北(如F)。

图片

视角2:[人地协调观]骨笛图的判读 

①处日影最长,应代表冬至日;③处日影最短,应代表夏至日,②位于二者之间,为二分日。5月1日,在春分到夏至之间,即②③之间,且正向③处移动。11月1日,在秋分到冬至期间,即①②之间,且正向①移动。

图片

视角3:[地理实践力]推断日期 

一年约365天,24个节气,故每个节气约15天,根据已熟悉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可以推断其他节气的日期,如芒种在夏至(6月22日)之前的一个节气,故约为6月7日;再如清明位于春分(3月21日)之后的一个节气,故约为4月5日;大寒位于冬至(12月22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故相差约一个月,约为1月21日。 

图片

视角4:[综合思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黄河流域夏至日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①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节气,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如图中小暑与芒种,立夏与立秋,小雪与大寒,寒露与惊蛰等。
②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节气,昼夜长短相反,直射点纬度数相同,但直射半球不同,如惊蛰与清明,立春与立夏,处暑与霜降等。

图片

2020届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  暑期热播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在每集电视剧开头通过日晷来显示时间的变化。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读图,回答20~22题。

图片

20.《长安十二时辰》提到:“圣人诏令,至此刻起,直到次日巳时,长安城暂停宵禁,汝等无论来自何方何国,只需一次勘验入市,此后十二时辰内,皆可于坊间自由来往”。“十二时辰”开始的时刻为

A.9:00        B.9:30     

C.10:00      D.10:30

21.夏至日晴天,长安城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移动的方向应是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2.若图示日晷仪由西安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作调整

20.A 已时指的是9:00,个时辰,对应2个小时(120分钟),学生也可以通过午正指示12:00,依此来推理。

21.D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丁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丁西北方,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故D项正确

22.A 北半球各地仰塑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又因为暑针指向北极星,垂自丁暑盘,故树盘与地而的夹角与当地地理纬度互余;西安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海后,该夹角应该上午10:12增大。

2019齐鲁科研协作体联考  在春花烂漫的清晨,晨练的王先生在小区中心花坛(118°E)透过栅栏拍摄到了旭日正东升起的照片,花坛的中心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冬半年观测底面晷针日影,夏半年观察顶面的晷针日影),日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52°。据此完成9-11题。

图片

9.栅栏的走向是 

A. 南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10.该地当天 

A.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点

B.正午太阳光线与日晷面平行

C.晷针的影子顺时针划过日晷面

D.正午太阳高度为38°

11.再过15天,节气可能为

A.惊蜇        B.白露

C.清明      D.寒露

B 9、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楼房为东西走向,从而栅栏为西北-东南走向。

B 10、该地为118°E,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08。从春花烂漫和旭日正东升起来推断,此时为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光线与日晷面平行。上下面的晷针影子同时存在,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划过日晷面。该地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为52°,因为由日晷晷针指向北极星附近和日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52°,可以推断,该地纬度为38°,此时为春分,太阳直射赤道,且太阳光线和日晷面平行,所以该地当天正午太阳高度即为日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C 11、当天为春分日,15天后,应为清明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