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期 “中国梦·家风美”广东省少年儿童征文活动 潮州市获奖作品发布 【编者按】:2020年,广东省关工委联合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秋光》杂志社、《少男少女》杂志社举办“中国梦·家风美”广东省少年儿童征文活动。我市各级关工委、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精心策划、全力发动,积极参与。11月7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广州举行,我市取得了喜人成绩。全省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作品共600篇,我市获奖31篇,其中:11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0篇作品获优秀奖,获奖数超过全省颁奖总数的百分之五。 为扩大这次征文活动的社会影响,使优秀作品发挥春风化雨的作用,激励小作者热爱中华文化,夯实语文基础,提升人文素质,我们将获得省奖励的31篇作品和获奖作品31位指导老师写出的精心点评编辑成书,学习交流,以期更多的青少年得到“先进文化”和好家风的滋养。大家携起手来,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好! 从2020.12.18起,我们将获得广东省关工委表彰的31篇作品和指导老师的精心点评陆续在市关工委讲师团公众号发布。欢迎关注!感谢转发分享!第六篇 初中组二等奖:
我心里的种子 张娉纯 潮州市枫溪区枫溪中学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便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后来我的爸爸又不断地给它浇水,施肥。现在,那颗种子已经发芽了,而且它的根,也深深的驻扎在我的心里。 在我十岁那年,我的曾祖母得了重病,每次去看望她,都能看到一个身影,忙碌在病床前。那便是我的爷爷。我的曾祖母特喜欢吃饺子,但又吃不惯从外面买来的,家里人又都有各自的工作,最终包饺子这事,只能由我爷爷来做。 记得那次周末,爷爷特地叫来我的母亲,说要学包饺子。起初,父亲坚决不肯,说爷爷一大把岁数了,还来干这活,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爷爷,便随他去了。我坐在一旁,看着爷爷笨手笨脚的模样,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爷爷那瘦瘦的双手捏着那薄薄的饺皮,放入那厚厚的猪肉馅儿,再用双手把口按紧。按好后的饺子,奇形怪状,让人产生不出什么食欲,但又觉得,那肯定是无比美味的饺子。爷爷把熟了的饺子一小口一小口地放进曾祖母的嘴巴里,一点也不嫌麻烦。这时,好像有颗小小的种子,埋进我内心的土地里。 前不久,我的外公得了癌症。得知这个消息后,全家都罩上了紧张的氛围。父亲每天晚上下班就往医院里跑,即使已经经过了一天的疲劳工作,他也没有哪天落下。每天早上也是在鳝鱼粥的香味中醒来。父亲早上都会提前半个钟走,把那碗充满爱的滚烫的鳝鱼粥带到医院给外公。到了后来,外公越来越挑剔了,爸爸也只好变着法子煮东西。排骨粥、蘑菇鸡肉粥、皮蛋瘦肉粥、砂锅粥……看着爸爸每天来回奔波的身影,心里深深埋着的种子,似乎生了小根,一点一点的穿透我的血液,扎向心灵深处。 外公的病情越发严重,单单在这小城市里,已是没有什么办法了。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父亲也是满面愁容。黑眼圈不知不觉地在父亲那双明亮的眼睛四周晕开,但是他依旧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停地联系有关的医生。最终,父亲带着外公去到广州,接受最先进的治疗。起初的每天晚上,父亲都有来电,到了后来,似乎是过于繁忙,两三天才打那么一次。那天,我们接了父亲的电话。他的声音很轻,还带有点鼻音,说:“爸他已经睡着了,明天就要手术了,这几天比较忙,家里一切都还好吧?”“嗯,一切都好。”母亲说道。“爸!您感冒了吗?”我在电话旁,大声地询问着,却只听见电话那边传来嘘嘘的声音:“嘘!你外公已经睡着了。确实有点感冒,但没什么关系。”这时,我的鼻子略微有点发酸,那颗已经生了根的种子,似乎也长出了嫩芽。 爷爷埋下的那颗种子,父亲给它浇了水,施了肥,让它生根发芽。以后,就让我化成阳光,让这颗孝敬的种子,长成苍苍大树,开出灿烂的花,永不凋落! 【指导老师】:张勇利,枫溪区枫溪中学教师,潮州市初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多次担任中考作文评卷组长,星河杯作文赛评委;先后承担国家级、市级课题两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同时担任潮州市作协理事。 指导老师张勇利点评:这是一篇读之令人怦然心动的作文,它的优点在于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戳中了读者心中柔软的地方。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重疾常常考验着亲情、考验着人性。但在这个家庭中,我们看到的是温暖,是闪光,是一代代传承的好风尚。真实的经历和饱满的细节,清晰地呈现出孝与善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过程。有道是,树人固需百年功,源头播种靠家风。 ▲指导老师张勇利
图片来源:市关工委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