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书海无涯见远方,美文赏读醉春光

 冬歌文苑 2021-04-12

书海无涯见远方,美文赏读醉春光

江亮||湖北

孔秋莉,湖北的90后青年作家,我的老乡,也是同行。我很荣幸在去年的国庆假期时在网上和她相识,之后就有了彼此在文学和教学方面的探讨。

前不久,听闻她的新书《心是一壶水》出版,我迫不及待想见见这本书。在盼望中,六天前,书就被她邮寄到了我这里。几天来,我心里一直有欢喜,有感激,还有想为她的新书写写文字的想法。 

这本新书叫《心是一壶水》,是一本二十万字的散文精选集,收集了她近年来在纸媒和网媒上发表的散文作品,共计58篇。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心是一壶水,第二部分是:爱是一片天,第三部分是:书是一座山。

我抽空看了几篇,就深深佩服她的文笔,也惊叹她那丰富的生活经历所流露出的不同情感。于是,我特别写了一首七绝有感读此书:书海无涯见远方,美文赏读醉春光。心安静夜温新卷,谢在清茶共墨香。

这本书里有很多写得好的散文,我精选一些美文来谈谈我的看法。

这本书第二部分“爱是一片天”中有一篇美文叫《喧闹的红色瀑布》。这篇文章写岭南的三角梅非常形象和生动。三角梅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还有它的娇艳样子都被她写得生动入微,尤其是“那垂挂在石壁边缘的三角梅,就像飞流直下的红色瀑布,美丽乍泄”的句子写得太美了,这让我不由地想起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三角梅燃放得那样热情,开放得那样潇洒,这让人不禁感叹花都要努力展现自己最美的模样,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孔秋莉老师的散文笔力非一般人能够达到。我从她的交流中得知她从高中起就笔耕不辍,尤其是散文创作一直在持续进行。我是佩服她的,毕竟我是喜欢写诗词,创作散文是从去年疫情期间才开始的。我读她的书,感知她在文字里的那份情,这真的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还佩服她在生活观察中有独到的感悟后所拥有的写作功力。

这份写作功力怎么得来的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就是多读书。关于读书,孔秋莉老师在第三部分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文中有说到:“我最喜欢的就是冰心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短短九个字,我反反复复地读着、品着。越读越觉得有道理,越读越觉得有滋味。”对于这个,我很有共鸣:我在高二时,在同学那里借来巴金的作品《家》,那时看得如痴如醉,深深被里面高家三兄弟不同的性格和选择,还有最终的命运而吸引;在学校教书时,我有一次买到了路遥的《人生》,也是花一天的时间仔细且快乐地看完了一本书;在浙江温州时,我有时一整天就在书店或图书馆看各种知识的书,直到下午饿了才想到出去吃点东西。“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当一个人陶醉在书里时,那种感觉就是美妙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是“欲辨已忘言”的。

其实,秋莉老师不仅讲到了读书,还有写到亲情。比如这一段的描写:“我家宽阔的稻田里,多数时候都只有妈妈一个人的影子,她插的那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在阳光下,在细雨中,翠绿晶莹,就像是翡翠一样迷人。”这是源自此书的第二部分“爱是一片天”的散文《妈妈插的秧》。这里表面在写自己小时和妈妈一起插秧的事,其实是作者对母亲辛勤劳动得到美好生活的无限感动和对于过去美好往事的深情回忆。

“成长,虽然收获了许多东西,但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对于孩子来说,长大最残忍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的至亲慢慢变老,老到让你看一眼他们的脸就想流泪。”读到这段话后,我就仿佛看到了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日夜辛苦,为了谁呢?我们的父母不都是这样的吗?为了子女,宁愿自己吃苦耐劳,在岁月里变老,也希望子女生活得好。这就是文字的共鸣,也感谢秋莉老师以她独到的视角写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这样的文字还有很多,孔秋莉老师的文章中很少有华丽的辞藻,多是一些恰到好处的字词来写出这世间的情和眼前的人,还有发生的事。她的文字如一杯美酒,浓烈;她的文字如一朵鲜花,淡雅;她的文字如一幅画作,质朴。

孔秋莉老师是一个充满生活热情和有敏锐感知力的年轻作家。她的文字有对个人或家庭的情感抒发,也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人性的反思,她的书写的内容有很多,我就节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语段分享出来。

 “八月十五的夜晚,皎洁明亮的圆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盘悬在夜空中,月光翩跹着、低吟着,洒在金色的长江上。”这是选自书中的文章《月照黄鹤楼》,一幅江城武汉中秋之夜的美景跃然纸上。

“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隐藏不要吝惜自己本性里的良善,愿我们都能够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将爱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是选自书中的文章《爱人者,人恒爱之》,一种呼吁人要善良的心里话语扑面而来。

“我轻轻地用手拂去了花瓣上的虫子,就像拂去了心头的尘埃。花看着清爽了,我的心也跟着泛起了亮光。一朵花尚且不怕风雨,不怕恶虫,我们又何惧生活中的那些坎坷与磨难呢?”这是选自书中的文章《爬满虫子的栀子花》,一个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让人肃然起敬。

短短几天,我就看了这本书的一些文章,我在看和读的同时就体会到孔秋莉老师的文章是有生活气息的,不是那种深奥难懂或脱离了生活的华丽词句的堆积。

“游荡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熟悉了两岸的花草姿色,逐渐知道了河流前行的方向,逐渐看透了河底形形色色的物体,然后徒增一地的烦恼与迷茫。”这是选自书中的文章《时光如轻烟》,看透了形形色色的物体,然后陡增烦恼和迷茫,这不正是每个人在生活阅历丰富后的内心真正体会吗?

“我恍惚觉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咀嚼失去的过程。我们在每一次的失去中疼痛,在疼痛中慢慢成长。我们永远不可能留住所有想留住的,我们一直在失去自己不愿失去的。”这是选自书中的文章《屋前的桃树》,在失去中疼痛,在疼痛中成长,我们永远不可能留住所有想留住的,我们一直在失去自己不愿失去的。富有哲理的话语,道尽了人世间的多少爱恨情长和成败得失啊!

当然了,孔秋莉老师的美文美段远远不止这些,在茫茫人海里,在墨香书海中,在文学交流时,我能读到她的文字是有收获的,能收到她出的新书更是深感荣幸的。

我写了大量的格律诗和现代诗,散文在去年疫情期间开始写后也发表了十来篇。孔秋莉老师坚持写作数年,最终出版了这本散文专辑《心是一壶水》。我从她身上看到了梦想的力量,坚持的力量,还有信念的力量。时光不问赶路人,星光不问追梦人,朝着目标进军,想出版作品不是名家才有的事,这个时代有足够多的舞台给每个人,你可以做“孺子牛”和“拓荒牛”,也可以做“老黄牛”。只要默默耕耘,方向没有错,你想得到的一定在路上奔你而来。

祝贺秋莉老师出版新书《心是一壶水》,感谢她把新书寄给我。《心是一壶水》是一本好书,我相信我读它可以带来美的情感体验,还能带来散文写作技巧上的指导和写的文字是为了什么的思考。

心是一壶水,我们若是能读好这本书,感受到这壶水的温度,我们是能够感动到生活的美和品味到人生的甜的。

我在读这本书,你读了吗?

插图/齐梅齐

作者简介

江亮,湖北黄冈人,师范院校毕业。目前在广东东莞做语文老师。爱好诗词和散文写作,从2009年至今共创作诗词近3500首,2020年开始散文创作。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幸生在大中华。我的作品虽然有发表的,但更多的作品是当作人生成长地见证。文学路漫漫,我想通过文学广交天下朋友,努力做好自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文学让我们的生活充实。文学路上,期待你我一起携手同行。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