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殿堂 | “真的”还是“假的”?收藏群体挥之不去的阴影!

 aoshima 2021-04-12

长期以来,民间收藏群体一直对文博界的专家们否定民间藏品的行为愤愤不平,可以说是民情鼎沸。这的确是社会现实,毋庸赘述。其实何止文博界专家们总是“看走眼”,就是民间收藏群体自身也有相当比例的人也是缺乏真伪的判断能力,这是正常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试想:大家都像分得清萝卜白菜那样看得懂古玩的话,那么哪里还有“漏”可以“捡”呢?可以这样讲,随机摆出一件古玩任由评价的话,被说成假的概率一定高于说成真的!你就是把故宫和国博的馆藏品摆出来也是同样的命运,不信你试试!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两大原因导致了这种必然结果。

(引用网络图片)

第一,古玩行群体的结构就像金字塔,按照水平的高低分为高、中、底三层的话,最底层的基本还没有什么眼力,主要是边看边学,或者拿着东西到处打听。中层的,已经牢记了许多别人的经典说教,见到易于老化的民窑器或者残器、修复器还敢认,但是遇到真正的官窑器,特别是“老器贵新”的好品相器物,或是稀有品种就看不懂了,尤其这个层次中的浅薄之人自以为武艺高强了最容易到处喊假。

(引用网络图片)

第二,人类的“心理利己主义”(psychological egoism)作祟。“心理利己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不自私的行为根本不存在,反言之,任何人都不会损己而利人。根据这个法则来分析上述的“一片喊假声”的社会现象就一目了然了——古玩行里谁都希望自己的是对的,别人的都是不对的,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你拿出一件器物,无论有多少人喊假,你都要淡定,因为很有可能是人的利己私念影响了那些人的判断力——他们都希望你的是假的——最终,是你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来判断是真还是假,别人的判断你只能参考而不能盲信。

(引用网络图片)

真正成熟的、成功的收藏家早已经脱离了对于藏品的真伪和价值高低的纠结,别人的藏品的真伪已经对他没有任何利己或利他的心理影响了,称得上“家”的收藏家,他们往往不在意一器一物,而是根据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去收藏,这叫主题收藏;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去收藏,那是雅趣收藏,精神世界已经升华到了纯粹的欣赏和自我陶醉的境界——即收藏的终极。

雅趣收藏——汉代战马与汉代美女组合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如此这般,

既可陶冶性情,又能积累财富。

本人撰写的鉴赏随笔意在抛砖引玉,

敬请交流赐教!

交流探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