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殿堂 | 用紫外荧光反应检测翡翠靠谱吗?

 aoshima 2021-04-12

启事:近一两年,常有读者联系说《收藏殿堂》文章四百多篇,太多了,想查询文章很费力。笔者接受大家的意见,把内容类似的文章合并就可以减少数量,便于读者查询。可是,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一旦发出是不能修改的,只能删除后“合并同类项陆续重发,希望能一如既往地为大家起到些小的参考作用。

前几天有人发来一段抖音视频,该视频声称用紫外荧光灯照射翡翠,有荧光反应的就是注胶染色的,没有荧光反应的就是天然翡翠。如果翡翠检测真的就这么简单,检测门店可就都得关门倒闭了。这种偏颇的宣传只能造成混乱,诱导消费者陷入偏执偏见。据说,澳门赌场常有赌客手头现金不够投注会用随身的珠宝现场抵押筹码,如果用翡翠抵押的话赌场方面就用365nm长波紫外线灯光照射,一发现荧光反应就认为是B/B+C货翡翠,就会拒绝接受抵押。据说10元钱的证书也是这样检测的。如此错事错办、以讹传讹,危害极大。

那么,紫外线荧光检测翡翠的原理是什么呢?有机物在弱能量的紫外线照射作用下会发生电子跃迁,而有机物的电子跃迁在紫外光下会出现荧光反应。因为天然翡翠是无机矿物类本不该含有机物成分,根据教科书式的理论,就不该发生紫外荧光反应。因此,有的检测机构一旦观察到翡翠有紫外荧光反应就被认定是B/B+C货,所依据的理论就是如此。

那么,具体到翡翠来说,这个原理是否能够成立呢?我们首先列举几种不同情况的翡翠及其紫外荧光反应特征看看到底怎么样?

(1)明清时期的老坑翡翠,全部都有紫外荧光反应,只不过,一般都是反应不强烈,或者很轻,甚至很少。但也有较强的,那是有原因的,这里不展开议论了。

(2)新坑山料翡翠,大部分都没有紫外荧光反应,但也不一定,有的也会有紫外荧光反应。

(3)同样是新坑山料翡翠,最后抛光的时候,如果用廉价的配方,其中含化工石蜡而不含虫蜡或蜂蜡的据说过机的概率高,而如果含有虫蜡或蜂蜡的话,肯定过不了机。这是一家翡翠加工厂老板的苦恼。

(4)注胶了的B货翡翠,肯定有紫外荧光反应。只不过,旧的观念认为真正的B货一定是紫外荧光反应强烈,而造假者与时俱进,造假的技术不断更新,现在,B货翡翠的紫外荧光反应已经浅淡下来了。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知识和常识也要与时俱进,要更新。

因此,紫外荧光反应只能对是不是新山料翡翠做出参考性判断而已,还不能做决定性判断。仅凭紫外荧光反应检测翡翠是不靠谱的。

下图为一位藏家专门对确切无疑的清代老件翡翠——翎管做的紫外荧光反应观察。结论:它们都有紫外荧光反应,这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注胶产生的,我们要尊重历史事实。

(七孔翡翠翎管的紫外荧光反应)

(双孔单孔翡翠翎管的紫外荧光反应)

(清代老坑种翡翠的紫外荧光)

(清代老坑种翡翠多彩手镯的紫外荧光)

事实胜于雄辩,对于事实的不理解是人类知识的不足。清代的老坑翡翠天生就具有紫外荧光反应的原因,中科院王春云博士的理论研究大家都知道了,这里不再赘述。另有一位读者联系说是因为含有氧化镁和氧化钙导致的紫外荧光反应,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希望有识之士为大家答疑解惑。总之,仅仅用紫外荧光反应一项检测来判断翡翠的天然属性或BC货属性肯定是不靠谱的。 

 如果你有精美的古代艺术品愿意分享给大家欣赏,请与笔者联系。此乃公益事业,笔者分文不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