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殿堂 | 珠宝检测的潜规则是猫腻儿还是行业惯例?

 aoshima 2021-04-12

古玩,种类繁多,其中一个分类是古董珠宝。所有古玩的真伪鉴定从古至今都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麻烦事,古董珠宝也是如此。不过,珠宝鉴定有相对简单明确的科学鉴定标准,所以,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认为既然有科学标准又有科学仪器,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那就是科学,不可怀疑,不可撼动。殊不知,“不入一家门不知一家事”,你的“理所当然”和事实往往相距甚远。

前几天和久违了的一位老社长见面聊天,偶然他说起他的老母亲是日本一位著名的茶道家,老母亲过世后,几个子女把老人一生的收藏品和珠宝分成几堆,各取一份。儿孙辈们因为不懂这些古董和珠宝,留之也无用,就想卖掉算了。老母亲在世收集的日本名家的茶道器具和瓷器单价都是几十万几百万日元买的,可他们到了古董店,店主用手一划这一堆几万日元(合人民币几千元),让他们惊掉下巴,再换那几家古董店,收购价格都如此。珠宝的奇遇记更是觉得奇葩,不管多么昂贵的红宝石蓝宝石钻石首饰,到了收购店,宝石一概不算钱,只是架子的金按重量打折收购而已,这再次让他们惊掉了下巴。惊呼,白活了一辈子,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潜规则”!无奈,眼看着老人一生价值不菲的珠宝古董就这么仨瓜俩枣的价值归零了。

一般来说,想卖掉的人走几家店都是如此说辞的话也就死了心。店家再把几乎无成本收来的宝石重新抛光处理,作为翻新宝石还会以不错的价格再销售,日本的店家一般不会骗人,会标明是翻新(renewal)的,否则就成了商业欺诈了。这就是他们赚钱的“猫腻儿”之一。

其实,不只是日本,世界各地都一样。有兴趣的人可以做个测试,无论你在世界一流的什么商业机构、珠宝行、大拍卖公司花几十万、几百万美金买的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祖母绿、猫眼石首饰,第二天你就拿到任何一家收购珠宝的店铺,你能1%的价格让人家收购掉那就算你走运了。

好莱坞大片里常有打劫银行保险箱的大盗,往往对话台词就把这个行业潜规则说得很清楚了——打劫来的宝石能按照市价10%卖掉就满意了,20%的话就发大财了。这个行业就是如此,他卖给你的时候绝对是天价,会给你讲很多故事,告诉你这宝贝是天然的,资源如何稀缺,如何保值升值;可是,一旦到了你手里剧情就反转了,他再不说这是天然的转而告诉你这是合成的,谁也不认,谁也不肯出价了。你要是不信,下面官帽上的红宝石帽顶、佛教寺院装饰着的几百年来善男信女供养的红蓝宝石祖母绿你拿去“国际一流鉴定机构”去试试,结果肯定是合成的。曾经有藏家在国外一家知名鉴定机构检测了一件红宝石原石,检测的担当承认这是天然宝石,但是就是不给出证书,追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能说。这就是他们的行业惯例!

人类看到的任何事物首先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你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并且你的认知永远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你就永远不能知道真相。有句名言“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你对事物真相认识得越快越彻底你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就越低,而一个人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和逻辑思维的基本素养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刑事科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彻底的学科,当发生任何一件破坏性案件、有恶意炒作、做局、设套并且找不到作案嫌疑人的话,最朴素的分析方法就是:这么做对谁最有利谁就优先被列为嫌疑人。尽管这么说,其实,我们还是远远不知道真相,水好像还深着呢!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微信号aoshima002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