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以来,大多人有所经历,有一定成就之人,他们都信奉老庄的思想。 不管是追求一生逍遥的诗仙李白,还是北宋千古全才苏轼,他们都把老庄的思想当成是人生的修行之道。 为何老庄的思想能够深入人心呢?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老庄的思想,它是跟“自然”结合在一起的。 这大自然有着千奇百怪的生物,有着不同的规则,那我们人就得去保护这些生物,去遵循这些规则,做到世间万物和谐相处。 而且,这些思想不仅仅对修身养性有着独特的指导作用,而且还会教会人如何去处世。 当遭受到这俗世的打击时,你该怎么办呢?当面临即将袭来的灾祸时,你又能选择怎么去应对呢? 那些没有什么大智慧的人,他们只会忐忑不安,让自己处在躁乱之中,根本不能够镇定下来,想到解决之法。 而那些能够侦破一切的强者,他们“顺大道而志坚,应天道而自明”,从而能够穿越前方的荆棘,拨开困顿他们已久的迷雾。 人不管活到多少岁,都要记住这四个规则,可保人一生无忧。 人处自然,万法归一
有大智慧的人,当他们的境界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其实这个人就已然处在“悟道”的边缘当中了。 而要想真正悟道,还需要从“天地万物”入手,跟它们友好地相处,把它们当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人在世道中生存,如果不懂得遵守规则,那么这个人就容易闯祸,容易犯错误,到处碰钉子,从而连累自己,也祸及家人。 只有人能够无时无刻都保持“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其自然,顺从规则,那么这个人才能够实现以“天地之法”为己用,借力打力,而不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另外,要想活得快乐潇洒,人就得在天地中洗尽铅华,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生。 顺应万物,哀乐不能扰为何这世间的许多人,不管处在什么境地中,不管拥有多少的物质财富,都活得不开心呢?
当你身处在安稳之境时,就该学会顺应自然万物的发展。只有你做到这一点,那么所有的哀乐情绪才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见过这么一个小伙子,他的心态特别不好,不是今天抱怨某某有问题,就是明天说哪里不好,反正就是活成了最为挑剔不满的模样。 到最后,这个小伙子不仅失去了他的工作,还失去了不可多得的人脉,甚至还失去了原本安乐的生活。 而造成他如今这个结果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总是让自己身处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没有做到安贫乐道,珍惜当下, 心如流水,生生不息在这个世上,到底什么事物能够做到奔流不息,源源不断呢?那就是水流了。 这天地之间,没有什么要比水流更要有强大的力量和生命力的了。于是乎,古人便提出,人心如水。人也就能够破除万难,直面未知的将来。 因为人心,就是一个人的根本。一旦它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么人就会面临根源性的危险和灾祸。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并非是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而是一个人的心失去了光泽,缺少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希望。 所以说,人无论到了哪个年纪,都不能让内心迷失了方向,也不能使内心之源变得干涸。否则,人也就只能活成悲哀的模样。 外圆内方,适应环境
当人身处在野兽的圈子中时,你要做到不乱群,这就是你的本事和成功。 当人身处在鸟群的行列时,只要你能做到不打乱它们的节奏,那么你就是有大智慧的。 这两者概括起来说,就是要人能够做到“即时适应”这世间的任何环境,千万不能成为环境和某些生活节奏的阻碍者。
更何况,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要是人不懂得适应环境,没有“外圆”的本事,那么他也就会到处得罪人,成为被人针对的众矢之的。 人活一世,不管他能混到哪个位置,其实最重要的,并非说自己能够改变什么,而是自己能够怎样去适应这个社会。
一瞬间,人这辈子就消失不见了。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生命有所价值,就得让生命成为环境发展的推动者。 所谓的“外圆内方”,其实也是顺应人道,地道,甚至是天道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就是人该修行的大智慧。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