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部分1

 零基础手绘 2021-04-12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玦春秋

左∶直径5.3、孔径3厘米中∶直径4.3、孔径2.4厘米右∶直径4.3、孔径2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143、226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件。宽扁环形,有缺口。左件乳白色,外缘较扁∶中件淡黄褐色,外缘略圆,有一穿右件鸡骨白色,外缘略扁,有二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玦春秋

左∶直径2、孔径0.8 厘米右∶直径2.3、孔径1.1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226、288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件。均为乳白色。有缺口,外缘较圆,体较厚。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璧春秋

直径9.1、孔径5.7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265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鸡骨白色。环形,内缘向两面出棱,截面成"T"字形。外缘有四个突起,外缘突起部分呈弧曲形,有三道断裂痕,每道两旁各有一圆穿,系当时修补断裂之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璧春秋

直径13、孔径5.8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鸡骨白色。环形,内缘向两面出棱,截面成"T"字形,器形厚重。外缘有四个突起,突起部分有三道断裂痕,一面残留少量翠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壁在秋

直径13.2、孔径6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鸡骨白色。扁平圆环形,内缘向两面出棱,截面成"T"字形,器面光洁平整。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璧春秋 直径14.6、孔径6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鸡骨白色。环形,内缘向两面出棱,截面成"T"字形,器面光洁平整,内缘较突起。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镯春秋

左∶直径9.4、孔径6.3厘米右∶直径10、孔径5.9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226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件。鸡骨白色。扁平圆环形,其内缘突棱不明显,壁面较窄,器面光洁平整。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窄带形玉镯春秋至汉代

左∶直径7、孔径5.9厘米右∶直径8、孔径6.3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鸡骨白色。器面光洁、环形,环面较窄如带。其中右件有一开口。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镯春秋

左∶直径7.1、孔径6.2厘米右∶直径6.7、孔径6.2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1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对。鸡骨白色至深褐色。左件外缘凸脊一道。右件镯面光洁,外缘略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人头形玉坠春秋 高4.3、宽1.3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鸡骨白色。人头形,头顶有髻,中有孔,眼部镶绿松石。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芯春秋 直径4.6、厚2.8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96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泛褐色。圆饼形、腰部有两面对钻痕,应为制作玉镯等剩下的芯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芯 春秋

直径5.3、上台直径3.6、厚1.3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墓地采集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呈灰褐色。圆饼形,分上下两台,上台钻痕表明为制作玉镯等剩下的芯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管春秋

长2-10.5、直径0.7-1.1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5、41、55、144、194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件。多呈鸡骨白,右边一件泛淡绿色。中空圆形管,中间一件为枣核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扣春秋

左∶直径1.3、高0.6厘米中∶直径2.9、高1.4厘米右∶直径3.5、高1.3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1、57、85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件。半透明,白色带暗纹,左边一件为白、红相间的条带玛瑙。均呈圆面牌,似笠,中央有一尖乳钉突起,背面有如衣扣孔般的双孔,可供穿系联缀。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管春秋

左∶长1.7、直径0.5厘米右∶长2.1、直径0.8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1、48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件。肉红色有暗纹的玛瑙,亦称"红玉髓"。管状,中有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琥珀珠春秋

长1.3、直径1.1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浅褐色,透明。椭圆球形珠,中有孔,为目前发现滇文化玉器中唯一一粒褐色琥珀制品。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绿松石珠串饰春秋 每粒珠直径约0.35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73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由64粒珠子穿缀而成。灰黄绿色,表面有灰白色粉皮。已疏松轻脆。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兽首形绿松石坠春秋高2.6 厘米

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4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绿色闪蓝,经抛光,表面平滑光亮。兽首形是当时工匠依绿松石天然的形状,略加修饰琢磨而成。正面简略刻划,似一兽面相,两耳之间至吻有一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壁春秋

直径13、孔径6.3、唇高0.9、厚0.1 -0.2厘米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26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鸡骨白色,表面光洁滑润。有裂,残缺,出土后经粘复。器形扁平圆环状,内沿向外出棱,截面呈"T"字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镯春秋

直径9.2、孔径5.3、厚0.16 厘米

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3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乳白色,玉质致密,瓷质光泽,表面光洁滑润。器形扁平圆环状。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珠串饰春秋

枣核形珠长1.8、最大径0.8厘米扁圆形珠长0.8、最大径1厘米管长2、直径0.6、孔径0.3厘米

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15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珠子呈棕红色,半透明、光泽甚佳。共43枚,有枣核形、扁圆形和圆管形。其中多为圆管形珠,两端截平,中央穿孔一贯两端,由两端孔径大于中间孔的特点看,应为对钻法穿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绿松石珠串饰春秋

珠长约0.8、直径1厘米

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35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共43枚,扁圆形珠。绿松石已钙化疏松轻脆,灰黄绿色,表面呈灰白色粉皮。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玦战国中晚期

最大件直径4.6、孔径3.7、厚0.1厘米最小件直径1.2、孔径2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20件。有鸡骨白色、乳黄白色和淡黄褐色等。宽扁环形,有缺口,外缘较扁,内缘正圆,至口处变窄,部分缺口处无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壁璧战国中晚期

直径11.1、孔径5.8、唇高0.8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黄褐色至灰绿色。环形,其璧面较窄,内缘向两面出棱,截面呈"T"字形,器面光洁平整,有玻璃光泽,边略有磨缺。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壁战国中晚期

直径9、孔径5.8、唇高0.8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鸡骨白色。环形、其璧面窄,器面光洁平整,内缘向两面出棱,截面呈"T"字形、器面光洁。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管串饰战国中晚期

最长9.6、管径0.9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共46枚。圆管形,或长或短,色泽较杂,有褐、灰绿、绿、淡绿、乳黄白、鸡骨白等色。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绿松石、玉珠串饰战国中晚期

直径约0.6、厚0.8-1.4 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绿松石珠20粒,艳绿色,质感细腻,其抛光面较亮。玉珠8 粒,呈绿色、褐色或鸡骨白。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绿松石珠串饰战国中晚期

直径约0.35、厚0.2-0.4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细小圆管形珠,灰黄绿色,绿松石已钙化,表面呈灰白色粉皮。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玦 战国期至西汉

直径14=3.6、厚0.15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4件。白色,半透明。变扁圆环形、有缺口,外缘扁圆,中孔正圆,至缺口处变窄,两端无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璃耳珰战国中期至西汉

最长件长2.5、底面径1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17件。白色间杂褐色斑,半透明。形如钉,亦称为圆钉形饰。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珠扣 战国中期至西汉

大件直径45、高2厘米最小件直径1.1、高0.6厘米一有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于昆明市博物馆。

白色,半透明。形如笠,均为平底,圆牌正面中凸出圆钉似乳突,背面有如衣扣孔般的双孔,可供穿系联缀。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耳珰形珠串饰 战国中期至西汉

最大珠长1.5、底径1.8厘米葫芦形珠长1.3、底径1.2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20件。白色,半透明。形如耳钉,中央有一串。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珠串饰战国中期至西汉

最大珠长1.89、直径0.8厘米最小珠长1.3、直径0.4厘米

不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菜出十,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红玛瑙珠2粒,白玛瑙珠3粒,似铜尊形,底高圈足,中鼓腹,上口沿外侈,中一穿两贯端。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珠串饰战国中期至西汉

最大件直径1.2、厚0.6 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红玛瑙珠19粒,白玛瑙珠61粒。珠子扁圆形,大小不一。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管串饰战国中期至西汉

最大管长3.5、直径1厘米最粗管长0.6、直径1.8 厘米最细管长1.9、直径0.5厘米

云南省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现藏于昆明市博物馆。红玛瑙管10粒,白玛瑙管11枚。均为较粗的圆管形,管长短不一。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玦战国

最大件直径3.4、孔径2.4 厘米最小件直径1.5、孔径0.8厘米均厚约0.1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2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4对。青白玉,呈淡黄褐色,光洁滑润,有玻璃光泽。四对大小相依有序,外方内圆环形,两侧平直,上下边缘均向外曲,其有缺口,环至缺口处变窄,均有二细圆穿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玦战国

最大件外廓3.6-4.8、孔径1.9厘米

最小件外廓 2.2-2.9、孔径1.1厘米,厚0.09-0.2厘米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13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2对。呈乳黄白色,表面光洁滑润,有玻璃光泽。扁方环薄片,外方内圆,两侧圆弧边,上缘外曲如弓背,下缘内凹如弓弦。内缘作正圆形,缺口宽约0.2厘米,环至缺口处均有二细圆穿孔。另外,下排1对玦面还各有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璧战国

直径11.5、孔径7.5、唇高1.7、厚0.35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18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器表面光洁滑润,有蜡脂光泽,一面呈黄褐色,另一面黄褐色为主,间杂有灰褐色、灰白色。呈扁平圆环状,内缘向两面突棱,截面成"T"字形,但璧面略窄。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璧战国

直径12.4、孔径6.2、唇高1、厚0.35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17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器表面光洁滑润,有玻璃光泽,一面呈乳黄白、灰白色相间,另一面黄褐色为主,间有乳黄白色。呈扁平圆环状,内缘向两面突棱,截面成"T"字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壁战国

直径16.6、孔径6.6、唇高1.3、厚0.4 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24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器表面光洁滑润、有玻璃光泽,一面呈黄褐色,间有乳黄白色,另一面黄褐色杂星点乳白色。呈扁平圆环状,内缘向两面突棱、截面成"T"字形。环体一侧有一条裂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璧战国

左∶直径11.8、孔径6.1、唇高1.5、厚0.2-0.35厘米中∶直径12.4、孔径5.7、唇高2.2、厚0.3-0.4厘米右∶直径11.9、孔径5.9、唇高3、厚0.2-0.35厘米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22号幕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3件。左件一面灰白色间杂淡黄褐,至边缘呈灰褐色,另一面则呈黄褐色,表面似受磨蚀较重,玻璃光泽不明显。中件两面均为谈黄色,明显的两条裂痕。右件一面淡黄色,侧面有一部分已呈粉白色,应为玉材受沁表现,其另一侧有多条划痕;另一面谈黄褐与灰乳白相混杂呈云状分布。均呈扁平圆环状,内缘向两面突棱,截面成"T"字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有领玉璧西汉

直径20.6、孔径6.7、唇高1.2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47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整体主色鸡骨白,杂色浅褐、灰白绿等形成花纹。似玉璧,内缘突起一棱,截面呈"T"形。整体制作规矩,经抛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镯西汉

直径6.5-7、孔径5.8-6.5、高1.5-1.6厘米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69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一组4件,沁成鸡骨白玉,呈米黄色,表面光洁滑润,有玻璃光泽。扁茎圆环状镯,茎面中线有突脊状弦纹一道。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镯战国

直径7.1、孔径5.7、厚0.4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22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鸡骨白。原器形似金钏,扁茎圆圈状,茎正面有凸起的一道脊。入土随葬前已断为三节,每节两端口均钻有可供穿联的细孔(孔径0.17厘米),口沿均附着粘合剂,可见古滇人修复玉镯的方法。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嵌玉剑首战国

剑长39.2、剑首面长径5.4、宽径4.5、高2.1厘米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24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青灰绿色,间泛黄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表面平滑。顶端平面椭圆形,往下收束。下端平齐,有圆圈形凹槽。侧面有二钉孔。剑柄上镶有绿松石圆片。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剑首战国

顶端长径4.48、厚1.8 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22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青灰绿色,间泛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表面平滑,凹槽内有铜锈附着,器物大部分有土蚀的黄褐色斑痕。顶端平面椭圆形,往下收束。下端平齐,有圆圈形凹槽。侧面有二钉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剑首战国

顶端长径4.5、厚1.3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1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青灰绿色,间泛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表面平滑。凹槽内有铜锈附着,器物大部分有十蚀的黄褐色斑痕。顶端平面椭圆形,往下收束。下端平齐、有圆圈形凹槽。侧面有二钉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剑珌西汉

高5.2、宽3.9-4.3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51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灰绿色与褐红色相间。呈梯形束腰状,表面素面无纹饰,两端面截平,呈橄榄形,一端面有穿系孔。已残。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管串饰战国

最长管长9.3、直径0.7、最粗管径0.9、最细管径0.6厘米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21号慕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似蛇纹石质,灰绿色至鸡骨白色均杂其间。长圆管状,中有穿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乳突形玉扣西汉

直径3-3.9、高1.1一1.3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47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4件。鸡骨白色,不透明。器体较轻,形与玛瑙乳突形扣相似。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纺轮西汉

左∶直径3.7、孔径0.3、厚0.4 厘米右∶直径3.5、孔径0.6、厚0.4 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69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2件。鸡骨白色,不透明。圆形,中央有孔。器体较轻,器表面平而涩,为埋葬钙化造成其质疏松。左侧一件残。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墨玉策子西汉

高4.8、宽4.2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47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色黑如墨,不透明。器形似马具中的方形策子。两侧边自下至上略收呈椭圆弧边,弧边中部突出一圆柱形条,截面半圆柱,环背面平,沿环正面中部有一凹槽由上至下边两侧端形成向内卷云弦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玦战国至西汉

左∶长4.4、宽3.7厘米右∶长3.2、宽2.2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11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2件。白色,半透明。与玉玦形制相一致,外扁圆,内正圆,有缺口,环至缺口处变窄,环两端无穿。左件有残。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玛瑙珠战国至西汉

长1.5二2.3、宽0.6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18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共185枚。白色,半透明。每颗形如水滴,下端稍尖如锥形,上端狭窄处横穿一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蚀花玛瑙管东汉

长6.1、直径2.2-2.3、孔径0.8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69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内红色,半透明。整体呈圆筒状,其两端口略收,表面有八道白色平行线纹。此白色花纹非天然形成,而是人为的加工处理,即称为蚀花工艺。此工艺最早出现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萨温城。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1

玉玦西汉

最大件外廓3.5-4.4、孔径1.5-1.9、厚0.2-0.09厘米最小件外廓1.7-2.1、孔径0.6-0.7、厚0.1-0.2厘米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13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28件。多呈灰自色,表面光洁平滑,不透明。有一件灰白中有淡灰绿色,有儿件面上均附着织物前还有二件除缺口处有两个细圆孔外,侧面另钻一孔。均呈圆环状,上端正中有缺口,缺口宽01-03 厘米。环至缺口处变窄,两端钻有细圆穿孔,圆环素面无纹饰但规整,大小相依有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