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部分4

 零基础手绘 2021-04-12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璇玑形玉玦战国

直径5.6-5.8、厚0.2厘米

贵州省赫章县可乐墓葬出土,现藏干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育玉,呈青灰色,光润,不透明,局部分布有丝网状及块状青绿色。基本形体为壁形,廓丝外对称分布有四个突出的冠,每地六齿。这件玦出十干一座竖穴十坑慕,位于死者右耳部位。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璜战国

左∶长4.2、宽1.05-1.1、厚0.16厘米右∶长3、宽0.7-0.9、厚0.15厘米

贵州省赫章县可乐墓葬出土,现藏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对。右件浅灰绿色,光润,不透明。左件灰白色,光润,不透明,局部有浅绿色透明块,并分布有较多深绿灰色网状纹理。制作均不甚规整。2件出于同一墓中、位于死者腰部、相向平列于墓底。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玛瑙管、珠项饰战国至西汉

长3.4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

贵州省赫章县可乐墓葬出土,现藏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串24件组成。玛瑙管,珠主要为鲜艳的桔红色。圆柱形、有的中部路细。出土时与玉珠 骨珠等间隔成行排放,位于死者颈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项饰魏晋南北朝

玛瑙球最大直径为2.5厘米

多棱橄榄形玛瑙管最大件长5.2、直径2.5厘米碟形玛瑙直径4.1 厘米

贵州省平坝县墓葬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这串项饰由玛瑙、水晶、玉、琥珀、绿松石、料等组成,质地多样,色泽鲜艳,构件多达68 件,以玛瑙球最多,是目前贵州出土串饰中组合件数最多、最丰富的一套。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带扣明代

通长10.5、宽4.6、厚2.2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明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白玉,微透明,光润无瑕钩体 扣体均略呈椭圆形,钩体前项睡一回顾龙头为钩、钩体上透雕一口衔芝草盘曲夔龙。扣"明端凿一圆孔为扣,扣休上亦透雕一衔芝夔龙。钧体与扣体背面均有圆形纽。工甚佳。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牌明代

直径5.4、厚0.4 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明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青白玉,微透明,光洁晶莹。透雕童子一手捧手卷,一手托瑞草。四周围拥有祥云、花枝。线条流畅,雕工细腻。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豆荚形玉坠 明代

高4.7.宽2.3、最厚0.65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明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翠绿色,不透明。并列双荚略有参差,顶端少许枝蔓轻绕,颇雅致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双獾形玉坠明代

高2.7、长5.7、最厚1.9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明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白玉,呈乳白色,夹少许石璞黄色,微透明。一大一小双獾相拥,大者低头俯向小獾尾部,小者引颈口含大獾尾端,戏闹嬉戏。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带钩清代

长10.8、钧体宽2.7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明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蛋清色,润洁透明。钩体厚重,作扁长方体形、以圆雕回顾龙首为钩头,钩体背面有椭圆形纽。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长方形玉牌清代

高6.9、长8.9、厚1.3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清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白色带少量石璞斑,微透明。枝叶繁复,扇形叶片卷曲生动。中部偏一侧显露一簇银杏三枚,另一角半掩银杏一枚。布局构思慎密得体,枝、果、叶错落有致,雕工精到。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瓜蝶形玉坠清代

高5.2、宽2.7、最厚2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清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白色,上端略黄,润泽,微透明。少许藤蔓缠绕,大瓜旁另有小瓜,大瓜头部匍匐一只小蝴蝶。雕琢甚生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鹰捕兔形玉坠清代

高5、宽4.3、最厚1.5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清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白色微泛黄,微透明。鹰兀然立于兔背上,以一只强有力的翅膀压住免的头和身体,探嘴啄兔头。兔肥硕笨拙,惊恐俯卧。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牌清代

直径5.7、厚0.6厘米

贵州省贵阳市清墓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乳白色,润泽,微透明。外圆对称雕四只蝙蝠,当中一枚古钱,寓意"福在眼前"。中心钱眼可以随意转动,雕工细致。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斧卡若文化

长21.5、刃览5、厚3厘米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遗址出土,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

墨绿色。器身略呈条形,顶部较平,器表莹润,除上端外通体磨光。一侧边保留着部分原石料的自然凹痕,另一侧边遗有切割石料的痕迹,为两面对切而形成。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锛卡若文化

长72、刃宽3.8、厚1.2厘米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遗址出土,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

灰里色。器身呈梯形,扁平,顶部较平,通体磨光。一侧边仍保留单向切割石料的痕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锛卡若文化

左∶长5.2、上刃宽2.1、下刃宽3.1、厚1厘米右∶长5.6、宽3.2、厚1厘米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遗址出土,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2件。墨绿色,器身呈梯形,通体磨光。左件在两端均磨出刃部,且有使用痕迹。一侧边有单向切割痕迹,上下刃均在同一面;右件为单刃,斜顶。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凿

公元前3300一前2300年长115、宽25、厚0.8厘米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小恩达遗址出土,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

绿色。器身略呈梯形,下端宽,上端窄,顶面较平,在一侧保留有切割石料的痕迹,通体磨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凿

公元前3300-前2300年长13.5、宽1.8、厚1.5厘米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小恩达遗址出土,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墨绿色。器身呈长条形,顶面部分稍残,通体磨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锛曲贡文化

长5.2、宽4.5、厚0.7厘米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贡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墨绿色。方形,顶端残损,棱角分明。刃呈弧形,有使用痕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锛曲贡文化

长7.6、宽3.8、厚1.2厘米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贡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蛇纹石质。长条形,顶端略残,两侧平齐,棱角分明,刃缘呈弧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锛曲贡文化

长5.5、宽3.6、厚1厘米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贡遗址出土,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墨绿色。略呈梯形、两面刃、上端窄,稍偏,通体磨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_部分4

玉斧

公元前5-前3世纪长25、宽5.6、厚2.6厘米

西藏自治区降孜县夏拉木石棺葬出土,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

浅绿色 器身吴长多形,两端略窄,中断稍宽,上端为自然断面,下端磨出刃部,通体磨光。两面刃,刃端一侧有一破碴,上端两面磨出斜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