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时候善意提醒会成为紧箍咒

 轻松悦分享 2021-04-12

歇歇眼,听轻松

一天下午匆匆从郑州赶回深圳办公室,预约了两拨客户在等候。当天上午还跑了郑州法院和执行局办理了几项事务,这一路奔波,自己倒也没觉得什么,但刚好遇到坐在隔壁的同事,她叮嘱说我脸色不好,问我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起得太早,提醒我要注意休息。 
 

其实在她提醒之前,我一直是好好的,只不过是因为一路奔波,可能稍微会显得有些疲倦,但自己的身体完全不觉得疲惫,反而因为忙碌而觉得干劲十足,同时因为自己这一天办成了这许多事务而有充实感和成就感。 

被她这么一提醒,自己赶快跑到洗手间去照照镜子,也没看出什么。还是一样的自己,只不过因为奔波,头发乱了一点,忙碌状态中,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妆容,早上又起得太早,显得有些憔悴。我又问团队的同事,问她我看上去有什么异样吗,她说没有啊,只是感觉你走路都带着风。这句话才是我想听的,我确实是走路带着风,正乐于忙碌状态中。 
 
同事的提醒,是善意的提醒,应该要感谢。但是这种提醒,有时就变成了一种紧箍咒,紧紧箍住自己的头,开始疑神疑鬼,自我怀疑身体是不是出现了状况。 
 
如果一个人热爱着工作,会常常处于一种忙碌而快乐的状态,那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根本顾及不上自己的面容。 
 
同事又接着提醒我,你每天都起这么早,是很容易衰老的。对于衰老一词,感觉离自己太远,自己甚至都不肯承认已经进入中年,感觉一直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坚持锻炼、早睡早起、注意营养,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得很好的,不过确实最近因为忙碌,又要坚持写作,晚上时不时会晚睡,这一点,自己必须要改进。 
 
我回复她,早睡早起是我小时候就一直养成的习惯,小学一年级已经养成早晨六点多就起床的习惯,基本上不用闹钟,到了六点自然就醒过来。如果要衰老,我早衰了,等不到现在。 
 
有时候一些善意提醒,可能会变成听者头上的紧箍咒,提醒某人病重、状态不好,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接受了这种暗示的听者,很有可能就真的就如你提醒的一般,出现过多的担心和焦虑,反而变得越来越状态不好。 
 
从这个角度看来,有时候,闭口不说的隐瞒,才是真正的善意。 


在看望病人的时候尤其应当注意,应当提醒的是让病人往好的方面想,而不应该提醒他脸色差之类,这会让他越发担心、越发焦虑。 
 
今年中秋节,远在昆明的老妈摔伤了腰,我急忙赶回家中。妈妈摔伤后行动不方便,再加上连续好几天没睡好,看着她的脸色,特别担心,但是一直忍着不说。只是想方设法地为她做好安排,回去几天,安排好了保姆做家务做饭,叮嘱保姆如果家里老人需要外出必须陪同。做好这些安排之后,再慢慢观察妈妈的脸色,这时候才对妈妈说,你现在的脸色好了很多。 
 
不想把自己的提醒变成老妈越来越担心自己身体状态的一个紧箍咒,所以隐瞒不说。而是选择去安排好陪护,安排好她的衣食起居,让她尽量减少心理的焦虑,焦虑少了,晚上能睡好,脸色自然也就开始恢复。 
 
对于同事的善意提醒,心存感激,知道同事是对我好、心疼我,所以才会提醒我要关注健康。自己也会调整一下作息时间尽量不晚睡。 
 
但对于我这类一进到工作状态,很容易就出现忘我状态的人,估计还是会时常忘记好好休息。

我深信一点,感觉好,比看上去好,更加重要;自己感觉好,别人看上去如何,真没那么重要。他看到的只是你偶尔形容憔悴的那一刻,而没能体验到你内心那种忘我的“心流”状态,没能体验到你正在享受着忙碌工作呢。 
 
以最善意的方式去解读别人善意的提醒,不要让它们成为紧箍咒,不要因为别人的提醒而焦虑自己的状态。而是通过提醒,做出一定的改进,生活更加健康,工作更加高效。

饶庆松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大成深圳房建部副主任

广西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时代周报》特邀法律评论员

热爱横渡,三次横渡琼州海峡

2016年挑战往返横渡

彻夜坚持19小时50公里

公开出版物有《横渡,不一样的人生》

每天一分享,做有温度的律师

阅读|分享|励志|横渡|法律

分享美好,是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