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游十里路遇霸道水母,躲过避过到底谁吓谁?

 轻松悦分享 2021-04-12

歇歇眼,听轻松

三八节前的周末,终于出差回到深圳,赶着三七那天去海游。没有约其他人,就自己一人睡醒来收拾一下就驱车前往海边。
 
天阴沉沉的,还下着雨。从车尾箱取了两个跟屁虫带去岸边,一个放在沙滩上装好换洗物品扣好密封袋,这样就不怕雨淋。一个放置车钥匙等重要物品,系在腰上陪自己下海。
 
这样的阴雨天,又是惊蛰刚过,估计水母不少,但对于见到鱼群却不抱太大希望,以前每次遇到大批鱼群总是在阳光照射下。
 
早晨八点的海边,人不多,零星几个人,看到海面上已经有一个人在游海,全副武装,面罩、手套和脚套遮得严严实实的,看这装备可以判断是个资深海游爱好者,知道这样的天气水母多,所以做足防范。
 


海边热身,乌云满天,远处的海也是雾蒙蒙的,这让我有些担心。下海发现海水的能见度还是挺远,起码在5、6米的范围,防鲨网内侧都能够看到海底。这要是晴天,估计能见度就更好一些,说明海水的质量非常之好!
 
因为下海时间已经比较晚,游岛路线不安全,就选择在防鲨网内侧游5公里,转圈游,一圈大概五百米。第一圈快游到防鲨网最右侧的时候,发现有一只比脸盆还要大的水母在前面盘踞着,霸着那条水道,本来想从它的侧面游过去,但仔细一看,发现这水母霸气十足,触须最少有三米长!这让我心里面有些犯怵,赶快掉过头往回游。
 
接下来的好几圈,每次都能遇着它,每次遇到它掉头就走,怕你,躲你还不行吗?心里暗笑,难道它也在过三八节?看到它长长的触须,想到的是2016年自己夜里往返横渡琼州海峡的时候,整晚被水母蛰得惨烈,还曾经遭遇过一整只水母敷在脸上,那种感觉真是恐惧。白天海水能见度高,稍微留意一些完全可以避得开水母,只要不是成群结队的水母,都没问题。
 
除了那只霸道大水母之外,还遇到了好些稍小的,比在水族馆里面见到的要悠闲美丽得多。防鲨网周边,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鱼的生态区,成千上万的鱼群在那里寻找食物,从网中穿来穿去,每次我一游过去,它们就纷纷避开,有的好奇心强的,会陪着我游一会儿。

 
这些都是海游的乐趣所在,能看到各种各样海洋生物,亲近它们。哪怕偶尔会被水母蛰,但这也算是海游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若干年前自己到阳江下海,第一次被水母蛰,灼伤的感觉,手臂肿了起来,以为自己快不行了,当时躺在船上胡思乱想,竟然有点绝望。。。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游了五六圈,每次遇到那霸道水母,也不招惹人家,掉头就走,后来发现它沉到海底,于是大着胆子从它的上方安全通过。游到三千米左右,发现它居然给我让道了,自行游出了防鲨网,但是触须缠在防鲨网的浮球生物上,一时摆脱不开。我开始为它担心,担心它脱离不开防鲨网的纠缠,甚至有点后悔没有戴手套,如果戴手套可以帮它一下,帮它把触须理清移开。
 
在游下一圈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多虑了,霸道水母已经摆脱了防鲨网去到了深海区,再也见不着它。想着这只黄色偏红的霸道水母,毒性应该不小,海游的时候能够避得开它,算是一种幸运。
 
对于海洋,它们才是居民,我们这些海游者属于过境者,它们遇到了我们,一定会觉得我们是奇形怪状的生物而莫名惊讶,不知道这是何方神圣!
 
当今许多海域的横渡规则都有类似规定——不留一点垃圾,尽量无害通过海域,尽量不打扰海里生物。
 
海游遇到霸道水母,掉头就跑,这也算是彼此不打扰吧。霸道水母最终离开了我的海游路线,给我让道,让我心生感激!
 


大自然总是充满着仁慈,如果换一种手法,把这水母都变成像鱼游得一样快,我们这些海游爱好者,海游的时候可就得受罪了。大自然把水母设计成朵朵蘑菇缓慢盛开的样子,悠闲和谐的画面,海游者多半可以在发现水母后避开而安全通过。
 
偶遇好些只透明的蘑菇状水母,忍不住停下来观赏,感觉它们实在是非常美丽。这样的透明状水母基本上无毒,每只有手掌那么大,但也没有敢用手去触摸它们,游过它们身边的时候,本来利用推水的力量把它们推开,但发现推不开,于是自己还是避开了,只保持一定距离好好观察它们。
 


完成了计划的5公里海游,观赏了众多水母而没有丝毫损伤,感谢大自然的仁慈!

偶尔去到别的生物的地盘上想要和谐共处,尽量不打扰它们的生活秩序,这也是一种尊重吧。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需要的是人类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心。
 
 

饶庆松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大成深圳房建部副主任

广西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时代周报》特邀法律评论员

热爱横渡,三次横渡琼州海峡

2016年挑战往返横渡

彻夜坚持19小时50公里

公开出版物有《横渡,不一样的人生》

每天一分享,做有温度的律师



阅读|分享|励志|横渡|法律


分享美好,是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