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看这部“伏地魔”发掘古墓的电影了吗?

 NaNaInUK 2021-04-12






萨顿胡头盔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似乎没有其它类似罗塞塔石碑、埃及木乃伊、亚述大门、奥古斯都铜像等受到的关注多。这倒不是因为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不够,我个人猜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对英国的历史不了解也不感兴趣。

但这部电影将英国历史推到了更多人面前。

如果你对英国历史有一些了解,会知道萨顿胡头盔的出土意义有多么重大,它给英国的“黑暗时代”掀开了一角幕布,令我们可以窥探没有详细历史记载的公元6世纪。


即使你对英国的这段历史根本不了解、或者没也兴趣了解,但如果喜爱英式电影的话,这部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评分还是不错的):

从海报就能看出非常地英式,高冷派:


我一直很纳闷,英国人为啥老喜欢把画面拍成灰色系,是为了配合清淡的英剧气质吗?再加上雾都名声在外,于是更给很多人造成英国整日灰蒙蒙的印象。

电影作为艺术加工品,势必会对历史进行虚构、对细节做扩充,以令故事更饱满。那么,真实的萨顿胡船葬是怎么被发掘的呢?

男主是伏地魔,当然他的演技会让你忘记伏地魔

我不知道该不该道出真相……影片中的庄园主人、也是萨顿胡土地的拥有者伊迪丝女士(Edith Pretty)由我非常喜欢的英国演员凯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扮演,之前我介绍过她主演的《女性参政论者》。她清冷的气质非常适合英剧,也非常漂亮。但真相是,在伊迪丝女士聘请布朗先生来挖掘萨顿胡的1938年,她已经55岁了,当然不会是剧中的样子。
1939年的伊迪丝

除了把主角年龄调小,其它关于伊迪丝的故事基本还原了真实。

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父亲也是考古爱好者,带她去埃及看过金字塔和一些著名考古基地。后来他们家搬到曼彻斯特附近的一座修道院改建的庄园中,他父亲在自家土地上挖出了一座兄弟会修道院遗址。

伊迪丝的父亲大概是位非常喜欢旅行的人,他不止带全家人去过埃及,还有希腊、东欧,可以说伊迪丝是见过世面的富家小姐。

一战期间伊迪丝像大多数贵族小姐一样,加入医护队伍,不同的是她作为军方的一员,效力于巴黎的法国红十字会。战争结束时母亲也去世了,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她选择留下照顾父亲。但不要想象一幅昏暗庄园里韶华已逝的女儿与阴沉老父亲相处的悲惨画面,伊迪丝的父亲是在去南非旅行时死在好望角的,可见他一生无法停止行走的脚步。

父亲去世后,伊迪丝终于与未婚夫弗兰克(Frank Pretty)结婚,当时她42岁。新婚夫妻搬到英格兰东部伊普斯维奇(Ipswich)附近的萨顿胡。
伊迪丝与弗兰克的婚礼

所以说想要宝宝的女性朋友们不必太焦虑,即使在1926年,四十多岁的伊迪丝还是生下了一个孩子,就是电影中那位可爱的小男孩。但弗兰克却英年早逝了。

再次独身后的伊迪丝离群索居,不愿意介入社交生活。她住在萨顿胡的小庄园里,看着田野上那18个小土堆,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去过埃及许多地方、还在自家院子挖出过修道院的伊迪丝当然不是盲猜,她通过自己所了解过的考古知识判断这些土堆一定不简单。同样她也知道这些土堆不比当年的自家后院,不能贸然行事,需要请教专业人员。

于是她向伊普斯维奇博物馆馆长咨询,后者给她派来了布朗先生(Basil Brown)……
左边是历史上真实的布朗先生

从这些土堆里挖出的东西不仅大大超出伊迪丝的预期,也震动了整个英国。

❀ ❀ ❀


公元43年,不列颠岛成为古罗马的殖民地;公元5世纪初,罗马帝国式微, 渐渐放弃了对不列颠的统治。历史的记载从这里一下子跳到了6世纪末,英格兰的土地上满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了。中间这一个多世纪发生了什么?历史学家们还无法找到可靠的材料确实地填上这块儿拼图,只是大约知道随着大量盎格鲁人从东部涌入、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从南部涌入,原先的罗马-凯尔特人只好往西部和北部迁徙,也有部分渡过海峡,到达当时还属于罗马高卢省的布列塔尼。


萨顿胡头盔做为一件实打实存在的物品,为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带来了一丝希望,因此这件激动人心的文物被称为“英国的图坦卡蒙”。

萨顿胡头盔的名气太大,以至于容易令人忘记这是一处墓葬,其出土物远远不止一个头盔。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陪葬品还有来自欧洲的金币、英格兰西部的凯尔特餐具、拜占庭的银质酒器,甚至斯里兰卡(或者印度)的宝石。因此,萨顿胡船葬间接证明了所谓的“黑暗时代”,其实是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东安格利亚不仅与北欧和大西洋地区建立了密切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地中海甚至印度洋。

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学者们判断主人应该是位统治者。但苦于没有尸身,无法做出判断,只能按已知记载推测,最有可能的人选是东安格利亚国王雷德沃尔德(Rædwald)......

❀ ❀ ❀


人类的文明和科技一直在向前发展,但历史中的谜雾还有太多没有解开;人类一代代繁衍,我们终会离开,同样化为历史中的尘埃。那么,我们需要了解过去吗,这些尘埃又有何意义?


“从人类在洞壁上留下第一枚手印起,我们就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所以,我们并不会真正的死去。

最后,郑重宣布一件事情:
4月我会做四次免费的线上讲座,主题为:从萨顿胡文物,看英国的“黑暗时代”
除了跟大家分享关于萨顿胡船葬的精美文物介绍,也会探讨关于英国“黑暗期”的历史。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

这只是开端,我决定做一系列关于英国历史与西方艺术的线上讲座。讲座这个词有点儿大了,不太敢用,英文seminar这个词更合适些。

过去半年,我们一直在Zoom上做关于中国文化的presentation和seminar,世界各地的参加者还算不少。因此我想是不是也可以做介绍西方文化的中文版,有了这个念头后就决定马上试试。


选择在Zoom上进行,一因为可以跟大家分享ppt,能够直观地进行了解,二是方便我们进行互动讨论。我们不想做单一的讲述,也创作一个双向交流的机会。

我同事Maddie在做英文线上seminar

每个seminar分上下两部分,我会以ppt形式做针对主题的介绍,中间和最后安排简短讨论和提问,全部时长约1小时。初步做了四期主题:
走过英国的岁月:英国历史简介
名画中的圣经故事:艺术大师们如何讲故事
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从苏美尔人到巴比伦
文艺复兴先驱们的贡献:15世纪意大利人文图卷

30元/期,一起买整月四期的话,优惠价100元;
或者3.5镑/期,一整月四期优惠价共12镑。

同样适合小朋友收看!

在您考虑掏钱以前,可通过观看这一期免费版进行了解。
请记下免费seminar举行的时间:
4月22日(周四)
20:00 - 21:00 (北京时间) /13:00 - 14:00 (伦敦时间)
4月24日(周六)
19:30 - 20:30 (北京时间) /12:30 - 13:30 (伦敦时间)
4月29日(周四)
20:00 - 21:00 (北京时间) /13:00 - 14:00 (伦敦时间)
5月1日(周六)
19:30 - 20:30 (北京时间) /12:30 - 13:30 (伦敦时间)


每场限30位名额(希望至少会有10位报名吧,其实我真没什么信心😂),请通过以下方式报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