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包和爱情的道理为何拯救不了白百何的婚姻

 静扯淡 2021-04-12

从出轨到离婚,事关白百何的剧情在不断地反转,但有一个事实已经渐渐清晰,那就是她和陈羽凡屡屡向公众晒出的幸福婚姻其实早已破裂。 

忽然想起,《失恋33天》里有一句话,仿佛就是为她们这段婚姻做的一个注脚:“在这段感情里,原来我们势均力敌,结尾处统统惨败,我毁掉的,是他关于我的这个梦想;而他欠我的,是一个本来承诺好的世界。”  

和同事闲聊,他提到白百何曾写过一篇文章:《男人,我养你,你愿意吗?》,文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我负责面包,你负责爱情!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白百何作为一个现代女性的独立、通达和一定的思想。

对于她文中的观点,我和我的同事都认为不是不可以,但我那位同事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可结果呢?”

这就像韩寒说的:“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结果应该是道理的生活落点。如果你的道理不能在你的生活中发生良性作用,那么这个道理不过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一个反讽。要知道,过日子最需要的不是振振有词,而是井井有条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喜欢把一些话语和道理当成生活真正的样子,一句话觉得很好,就奉为圭臬,一个道理觉得很对,就抱住不放。但是,很对的道理也不能让你没有犯错的人生,更何况,很多道理只不过貌似很对,或者说,此一时彼一时, 适用此,不适用彼。生活是复杂的,不是一个道理就可以套用的公式,把道理当成人生的指南,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

很多道理都有自己的语境和情境,所以一些看似互相矛盾的名言,却又都自成逻辑。

比如——

古人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古人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古人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古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古人又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还有的时候,我们对于道理只是一知半解,摸到一条象腿,就以为是整头大象。

比如——

我们做一些事之前,常常会想到孔老夫子的那句“三思而后行”,可只要看看《论语》就知道,那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他老人家听说后,说的是:“再,斯可矣。”也就是说你想得太多了,从正反两个角度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别特码的墨迹了。

我们总喜欢说夫妻之间应该“相濡以沫”,可人家庄子也有后半句呢:“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小命都快没了,还互相干靠啥啊!各活各的吧!

还有的道理,只不过是听着铿锵有力,实际却不堪一击。

比如——

我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于是出门看每一个环卫工都像赵匡胤,可后来再看历史,却没发现有几个帝王将相是热衷做家务的。那个用这句话质疑陈蕃的人,在历史上也不过就是留下了这句话而已,甚至当时有没有人说过这句话都是疑问。反倒是陈蕃,后来欲铲除奸佞,匡扶汉室,虽时运不济,兵败而亡,但依然功不可没,亦可算“扫天下”矣。

我们再回到白百何的那篇文章,她所津津乐道的“我负责面包,你负责爱情”,这个道理到底有没有道理?

如果婚姻中双方都认可,且符合双方的性格和角色认知,那么这个道理可以说没毛病。但最怕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是一方的一厢情愿、自以为是,那么,这个道理就很可能就会成为双方婚姻生活中的一根刺,一方以此为武器,一方容易受伤害。

更何况,即便面包可以一方负责,但爱情却需要双方共同担起责任。当你强势地说出“我负责面包,你负责爱情”这句话的同时,其实是让对方陷入了被动、弱势的地位,也让婚姻变得更像是一场锱铢必较的交易,而不是水乳交融的生活

白百何在那篇文章的最后说:“成熟智慧的人,才不活在世俗的条条框框里呢。”这又是她的一个道理,可从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既没有看到她的成熟,也没有看到她的智慧,如果真的成熟智慧,她的生活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我看来,道理这东西,就像是药,一是要对症,二是要适量,甚至有时候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在医学上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很多病其实是可以不用吃药的,之所以开给你药吃,只不过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而且是药三分毒,总是在一个道理上钻牛角尖,很容易走火入魔,病入膏肓,到时候,就算有什么灵丹妙药,恐怕也是治得了病,却救不了命

所以最后我只想说一个道理:纸上谈兵的生活只会让你一败涂地,按图索骥的道理很可能让你无功而返, 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再多再好的道理,都是岂有此理

也许,你还可以看看——

“捉奸”白百何:在别人的快感中找自己的高潮

当你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就不要指望魔鬼会像上帝一样待你

慌乱感 让你的人生进退失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