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工作月历用去了大半。 那些完成的项目,和对生活的亏欠,依然。 每一个格子都是一天,写完就是明天。 回头看,哪些记忆让自己灵魂震颤。 那些可以触摸的日子,可曾因为空白而心酸? 时光就是生命。 雷晓宇在日历里写下:“假如有一天,我碰巧有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我知道我会怀念眼下这种飘摇不定的生活”,他还说:“这他妈才来劲,用人生做一次实验。” 罗胖说:“刚性的国民总时间是一定的,所有的产业都在消费时间。 怎么办?希望制造一种产品,做碎片化时间的教父。” 他想多了,哪有那么多碎片时间去刷手机啊。 “得到”太多,我选择取关。 拿起月历,规划自己的时间。 不一定非要喂马劈柴,也可以在清晨沐浴阳光的温暖。 比如今年,我用工作月历,规划自己的时间。 去大黄山,一信一驿一整天。 去新西兰,好山好水十八天。 工作月历进入第四年,形式依然不做大的改变,外面变化太快,有时候保守就是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