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岁月(十)

 新用户3069QkdY 2021-04-12


看到游龙和吴英在一起的正是她们知青组的高晓华。她比吴英低两届,68届高中生。她正在和四队的盐城知青谈恋爱。刚分手回来,一路上看到他们两个人。她不认识游龙,但知道肯定不是苏校长。所以就跟在后面保持一定距离,发现了这一秘密。

高晓华是个有名的快嘴姑娘,人称“小喇叭”。一回到宿舍,她就偷偷地告诉了其他人。有人问你怎么知道的?去四队了吧?高晓华想否认,陈玲说:“你每次去我们都知道。每次回来嘴巴上一股膻腥味瞒不了人的。”原来她谈的是一个回族知青,每次吃的羊肉都留下一股膻腥味。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要吴英“交代问题”。吴英也不想继续瞒着大家,就一口承认了。

晚上,吴英约陈玲一起出去,将与游龙的事情前前后后、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玲,并说游龙就是李文海的化身,再也不能离开他了。想听听她的意见。陈玲一时无法回答,就说你自己认真比较一下,通盘考虑拿定主意,或者再过一段时间再决定。吴英说她不想两边都挂着,这样不好,人家会说“脚踏两只船”。她请陈玲转告郑校长,由郑校长转告苏强不要再来了。

郑校长把吴英的意见转告给了苏强。苏强沉思了一会儿,笑了笑说:“哦,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要紧,游龙自己也不过是个知青,能帮她解决什么问题?正好我邻近的东洼大队小学缺个教师,我请公社文教杨助理把吴英安排个民办教师,调到这边来不就行了?”


星期天,苏强照样来到了吴英的知青组。郑校长本来不想来了,但苏强坚持请他再来一次,只好跟来了。这一次气氛就完全不同了。吴英找了个借口出去了,屋内不再有欢声笑语,知青们也不再大口吃菜,个个面面相觑,十分尴尬。苏强不愧为久经沙场,还是照样谈笑风生。他说:“不要紧,吴英临时有事了,我们照吃照谈不误。另外顺便告诉你们一件事,公社正在准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许多学校需要扩班,也就需要教师。公社杨助理请我们帮着物色民办教师呢!”

“请问苏校长,物色民办教师的条件是什么啊?我们组里哪几个够条件啊?”高晓华总是第一个发话。苏强说:“第一个条件当然是学历要高些吧?六六届的高中生肯定要排在前面。比如你们组的吴英和陈玲。”高晓华立即顶上来:“你不是经常说政治条件第一吗?怎么又变成学历第一了?”苏强突然发觉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补充道:“政治条件当然放在首位,政治是灵魂,是统帅么。我是说在强调政治条件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学历要排在前面。”其他人也跟着接上来:“那吴英肯定排第一了?”苏强拿不准她们话的意思,只好说:“最后要大队推荐呢!”接着又强调了一下:“大家先吃饭!今天不谈这个。”

这顿饭就在吵吵嚷嚷中结束了,吴英始终没露面。

苏强请郑校长向吴英转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帮她做成民办教师,而且还可以把她的户口转到盐城近郊的大洋大队,变成定销。

现在早就没有这些玩意了,那是当时特定年代的产物。过去的户口分成三种:农村户口,定销户口,定量户口(即城市户口),一下子从农村户口转到定量,那比登天还难,有许多严格的政策限制,所以有一定本事的人,总是先将农村户口转为定销,这是脱离农村的第一步。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苏强答应能做到,可见他的本事非同一般。他想以此来迫使吴英就范。


郑校长特地找了一个时间约吴英到学校办公室,把苏强的想法完整的转达给了吴英。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郑校长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知青们在现在这个条件下,寻找一个好的出路是正当的要求。所以,要学会务实,不要追求什么不切实际的东西。作为知青,眼前第一个好的出路就是能当上民办教师。比终日在地里干活强多了。虽然还是拿的工分,但拿的是全大队的平均劳动值,并且有保障,还有国家一个月5元钱的补贴,教师还有寒暑假。多少人想着这样的美差,现在既然有人愿意帮忙,你可不能错过。而且能把户口转到大洋大队,这样的好机会几个人能碰到?

吴英听了,觉得这两条确实很有诱惑力,那是多少知青梦寐以求的事,自己何尝不想呢?说不想,说无动于衷,那是骗人的。如果一口答应了苏强,自己的处境就会立即有了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两条,游龙一条也办不到啊!

可是,为了这两个眼前的利益,就离开自己喜欢的人,和一个与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厮守在一起一辈子?我爱他吗?他真的爱我吗?我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吗?那不就是等于把自己卖了吗?吴英反复问自己。她不能得出结论,开始动摇了。

吴英回答郑校长,让她有一个考虑的时间。

回到宿舍,吴英首先和陈玲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把郑校长的一大段话也告诉陈玲。陈玲想了很大一会儿,对吴英说:这样的大事情,最后的主意只有你自己拿。别人的意见只能供你参考。不过我想说,我们虽然身处劣境,但要有独立的人格;我们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不能被权力用来作为交换工具。

又过了几天,一天中午,吴英接到了母亲的来信。刚看了几句,吴英的脸刷地一下子变得苍白......

【作者简介】好人一生平安(网名),男,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1969年到1977年先后担任大队和公社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取江苏师院(现苏州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盐城师专(后升格为盐城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2008年退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