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岁月(六)

 新用户3069QkdY 2021-04-12
大学岁月(六)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自网络
 
原来是分系召开军训动员会。新生入学,要首先进行两周的军训。陈书记讲了军训的意义、安排和要求。内容有队列训练、实弹射击和拉练。大家一听说有实弹射击,劲头都上来了。许多人都没有摸过真枪,更没有打过枪,都想试一下。
 
队列训练要求是严格的,也是枯燥的。第一个星期,每天在操场上训练那些单调的动作。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起步走、正步走。开始大家还能按规定做,后来有些人不耐烦了,动作马虎了,不规范了。部队士兵的要求很严格。刘宏是来自工厂的一名工人,平时就有点儿郎当。动作不规范,教官要他重做,他重做了几次,还是不行,教官猛地踢了他一脚。这下刘宏有理由了,大喊:“解放军打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不起来了。谁拉都不行。大家既不敢得罪教官,又不敢批评刘宏。因为确实是教官先动的脚。
 
韩梅看到这个情况,当机立断,先把刘宏哄到训练场外,让他先休息一下,叫其他同学继续训练。并立即汇报到军训连长,连长来到现场,首先严厉批评了教官,说他态度粗暴,不应该动脚踢人,叫他当面向刘宏赔礼道歉。刘宏也就顺着梯子下来了,回到了场上继续训练。以后的表现也有所改变。
 


瞄准射击先要趴在地上练习五天,教官讲技术,讲要领。第六天才实弹射击。全体学生都被带到部队射击场。一人五发子弹。李亚兰不敢装子弹,生怕走火,偷偷地趴在陈军山旁边,请他帮着装上去。正式射击开始了。每个人的五发子弹“啪啪啪”地射了出去。最后检查成绩,陈军山射中56环。“咦?五颗子弹怎么射出56环?”大家奇怪了?再检查旁边李亚兰的靶子,只有4个弹孔。大家哄堂大笑,夸奖李亚兰做了好人好事不留名,一时传为“佳话”。
 
最后一个项目拉练明天就要开始了。20里路,从学校到横山。各人把自己的被子打成拉练包。有的人被子大,有的人被子小,班上做了调剂,男生背大的,女生背小的,并明确身体不好的可以请假。可是,谁也不愿意请假给人看笑话。就这样,第二天大家都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拉练,比起在农村干的农活,吃的苦,真的算不了什么了,所以对于知青和本来家就在农村的同学来讲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刚从中学毕业直接考来的小同学来讲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和锻炼。所以,系里安排年龄大一些的同学和小同学组成搭配,一起行军。李亚兰主动提出和陈军山搭配,薛松被安排和锡城姑娘谢小林搭配。
 
一路歌声,一路笑声。开始并不觉得累,大家有说有笑。但走了10里路后,有些人开始掉队了,有些小同学的拉练包背到大同学的身上了。所以形成了大同学身上两个包,小同学空手走,还是不行。有几个脚上磨起泡了,一走一拐,要别人扶着走。还有一半路程怎么办?回来还有20里路怎么办?
 
韩梅虽说个子不矮,但体质还是属于单薄的,但毕竟下过乡,吃过苦。这一点路程并不算什么。她来到薛松和谢小林身旁,和他们一起走。谢小林问韩梅:“韩老师,你下过乡吗?”韩梅说:“下过啊!我17岁就下乡了。”“那你讲一讲下乡的故事给我们听听吧!”韩梅想,这也好,顺便给这些小同学一些苦难教育也是有好处的。薛松正中下怀,他正好可以了解一下韩梅插队的经历。也许韩梅是有意识安排的,不然她为什么要走到他俩身边呢?
 


韩梅讲,17岁她初中毕业,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一起到延城的西乡插队。下乡之前,其实她还患着严重的胃病,吃不下东西,一吃就要吐,面黄肌瘦,体重只有80多斤。想打报告申请先留在城里,暂缓下乡。班主任也同意了。但办事处、居委会不同意,说她父亲是走资派,正在监管劳动。怎么能让一个走资派的女儿留在城里?学校没办法,只好让她和同学们一起下去了。
 
韩梅还说了这么一件令她终生难忘的往事。当时正值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她和社员们一起到芦荡里去割芦柴。看到其他社员和知青都跳进了水中,自己也咬着牙关跳进去。顿时周身感到麻木,一股彻骨的寒气袭击全身,简直不能自己。她猛地倒吸了一口冷气。当时正来例假,她也知道例假来时,不能受冷水刺激。但想到自己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刚刚下乡没多久,怎么能因例假来了而退缩呢?就隐忍着痛,硬着头皮干下去。
 
可是没挪几步,鞋底全被芦柴根戳破了。脚底板碰到了芦柴根,那斜割口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刺进了脚板,疼痛攻心,实在难以忍受。韩梅的性格是不服输的,意志是坚强的,就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她紧锁眉头、忍着痛往前挪。后面水面上飘起了一片殷红的鲜血。社员看了实在不忍心,一再劝她上去休息一会儿,把脚包好再说。就这样几次折腾,韩梅得了严重的关节炎,疼痛难忍。
 
韩梅继续说,她们刚下乡时,还没有知青屋,队里就安排她们住在一个堆满农药的仓库外面的一间。回到宿舍,吃饭睡觉就闻那农药味。时间长了,引起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和中毒现象。
 
就这样,胃溃疡、关节炎和慢性中毒,把韩梅折磨得死去活来,但更加磨练了她顽强的意志。

 

韩梅对谢小林说:“年轻时多吃些苦有好处。正是因为我们当过知青,吃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苦头,所以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再大的苦也算不了什么了。”谢小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也对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充满了敬意。

 
“韩老师,你结婚了吗?”谢小林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让韩梅猝不及防。韩梅脸上泛起一阵红晕,笑着对谢小林说:“你怎么问起这个问题来了?”并没有直接回答她。
 
薛松听了韩梅的介绍,对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了,但也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结婚,也不好多问。看着韩梅背着背包大步行走的样子,十二年前带着她们串联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1966年的11月份,薛松和班上另一位同学准备一起去上海、南京和北京串联。在南通码头,就遇到了韩梅她们初三的几个女生。一听说都是延中的同学,她们就请求薛松带她们一起走。薛松看着这么几个小学妹,哪有不答应的呢?于是,就一起组成了串联小分队。那个时候,她才十四、五岁,个子还没长多高,也是背着一个大背包,去挤火车,人家上去了,她挤不上去,急得只要哭,是自己把她的背包拿过来,一手托着她,已经上车的同学从车窗里伸出手来拉着她,硬是让她从车窗里爬进去的。当年的小姑娘如今成了自己的老师,想到此,薛松心里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韩老师快来!李亚兰晕过去了!”陈军山大喊一声,吓了大家一大跳。韩梅立即跑过去……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吉培坤,网名好人一生平安,男,江苏盐城人。1948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1969年到1977年先后担任大队和公社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取江苏师院(现苏州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盐城师专(后升格为盐城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2008年退休,现为串场晚晴等群群员,与大家一起进行文艺创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