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递“火拼”,顺丰能扛得住吗?

 zhzpig 2021-04-12

图片

出品:远川研究所科技制造组



最近几天,让资本市场炸圈的消息,莫过于顺丰“变脸”的一季报了: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会亏损10-12亿左右。而公司去年在疫情期间,一季度还是赚了8个亿,四季度赚了10个亿,全年赚了61亿。

这个亏损,不仅让投资人“措手不及”,就连顺丰老板王卫也略感吃惊,在交流会上,率先向各位股做了赔礼道歉,认为自己管理有疏忽,“责无旁贷”。

讲真,在快递行业甚至扩大到其他行业来看,王卫的管理水平都是一流的:对员工有关怀有激励,对客户也保持稳定高效的服务。但顺丰业绩依然出现了这次“变脸”,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内忧外患。

外部来看:
1. 中通,作为“四通一达”的后起之秀(成立于2002年),管理效率不断提升,业务量突飞猛进,资本投入也不断加大,在时效和服务水平上和顺丰的差距越来越小,除此之外,背靠阿里的商流,业务稳定,现金充沛,弹药管够。
2. 极兔,“段永平系”一手养大的“鲶鱼”,先在东南亚锻炼了队伍,随后在2020年国内组网,仅靠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其他公司5-10年的业绩。

极兔的崛起,离不开拼多多订单的爆发,也离不开凶猛的价格战。据券商调研,在今年3月份,义乌地区的快递单价格甚至跌破了1块钱。以至于义乌邮政管理局称百世快递、极兔速递存在“低价倾销”行为,多次提醒未果,遂对其进行整治,停运部分分拨中心。降价降到管理机构都不忍心,也难免顺丰业绩受影响了。

内部来看:
1. 顺丰的亮点和优势在于“时效件”,稳定、高效、安全,基本是商务件的必选。然而,我国快递最大的增量却在“电商件”,“四通一达”无一不是靠着电商件做大。顺丰错过了淘宝,但遇见了拼多多。曾在电商件拼价格方面吃过亏,但也利用闲置资源获了利。这次顺丰还要独立组网来应对下沉市场,这个战略能成功吗?价格战是否会拉低公司利润?
2. 顺丰要转型科技,利用行业解决方案来做大B端市场。这也是一个需要更多耐心、更多试错的方向。而且各行各业需求不同、属性不同,完全定制化将是一个很“重”的事情,而要标准化,就要考验顺丰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机制,来实现了。
3. 顺丰时效件的收入增速,出现下滑。时效件是否会受到电子发票等新趋势的影响?

总之,顺丰各项业务都需要开拓,对公司管理、人才、资金都是一个挑战。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需要战略定力和沟通艺术了。

而要尽可能地看清快递江湖未来的格局,也许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来实现:
1. 为什么快递江湖都打了小20年价格战了,还看不到尽头?
2. 这一轮极兔的突袭,能持续多久?影响有多大?
3. 中通不断做大做强的秘诀是什么?
4. 在同质化的竞争中,价格、成本、管理、资本开支、品牌,哪些因素才是终局必备?
5. 顺丰的战略分析力、执行力、定力有多强?
......

关于以上问题,远川研究所的团队都有过思考。因此,我们特意邀请了两位同事:董世敏(董指导),远川研究所所长;以及远川制造组首席分析师 罗松松(曾写了7年快递行业的报道,在4月13日晚上19:30点,来到远川研究直播间,一起和大家聊一聊“快递'火拼',顺丰能扛得住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