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娥:太宗的横加干预,历时30年的情人与皇妃生涯,终于当上皇后

 人之意 2021-04-12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祖籍太原。后来迁居四川。父亲刘通,是一位武将,官居虎捷都指挥使,跟随宋太宗讨伐太原时,死在征途中。

刘通死后,家道衰败,刘娥被母亲领到娘家抚养。外祖父家也不很富裕,日子过得很艰难。小姑娘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落得一表人材,她善于击小鼓,被一个擅长鼓伎的银匠龚美看中,便娶她为妻。

龚美刚满20岁,为了谋生,就领着妻子刘娥远离家乡到京师开封府去了。当时真宗赵恒还仅15岁,初封韩王,任开封府尹。龚美由于常到太子府做银匠活,得与韩王府给事结交。此时,赵恒情窦初开,太宗尚未为他选王妃。一天,韩王府给事把龚美带到府中介绍给赵恒。赵恒对他说:“四川多聪明贤惠的美女,你是四川人,希望你给我物色一个蜀中姑娘。”龚美认为这是出人头的好机会,便主动把刘娥送进太子府,自然不能说是自己的妻子。

刘娥进府,赵恒一见,立即被这美丽、温柔的姑娘所倾倒。赵恒十分喜爱,宠幸专房。因为青春年少,相互缠绵,不懂节制,不久,便把赵恒的身子拖垮了。宋太宗见儿子的脸色蜡黄,精神萎靡不振,便召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问她近期有什么人在太子的身边,这个乳母本来就为赵恒的行为感到担忧,便把刘娥进府与赵恒厮混之事,做了如实的汇报。

太宗听了,大为恼火。认为儿子私自与来路不明的姑娘发生这种关系,是极不正常的。太宗召来赵恒,把他狠狠地训斥一番,然后勒令他马上把刘娥赶走。赵恒正和刘娥打得火热,如胶似漆,怎能忍得把她赶走?但迫于父皇的压力,不得不忍痛割爱,让刘娥出府。不过,在内心里,与刘娥还是难舍难分。经过筹划,只好把刘娥秘密送到自己的亲信家里躲藏一时再说。尽管表面上分开了,但他们俩仍是藕断丝连,暗中不断幽会。

太宗硬性拆散了儿子与刘娥的关系,却也从中认识到儿子赵恒已经长大成人,应该给他选一门亲事,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当年潘美的八女儿被迎入韩王府,封莒国夫人。潘氏虽与赵恒门户相当,年龄也相当,却怎么也得不到赵恒的喜爱。潘氏郁郁寡欢,只做数月王妃,便一命呜呼了。年仅22岁。四年后,太宗又给赵恒选聘另一位王妃,她是南宣徽使郭守文的二姑娘,初封鲁国夫人,进封秦国夫人。史称郭氏贤淑、不妒意。也许由于郭氏对赵恒与刘娥的幽会视而不见,故两人倒也和睦相处。

按照皇宫立储制度,赵恒作为太宗的第三子是没有资格立为太子的。赵恒如果当不上太子,刘娥当然也当不上皇后。有人说赵恒能当上太子是一种命运。其实不然,乃是一种机遇。

宋太宗取得哥哥的皇位后,侄子德昭和德芳先后被迫自杀和病死,弟弟廷美又因涉嫌被害。杜太后临终前,编制的皇位继承秩序彻底被打破。太宗接受宰相越普的建议,决定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长子元佐对叔叔延美的遭遇深表同情,在父亲面前公然为廷美解脱罪责,因此有廷美同党之嫌。

廷美死后,元佐装疯卖傻,拒绝接受皇位继承人的太子头衔,因而被废。依照顺序,次子许王元禧获得太子资格,多数大臣也都同意这种主张。但尚未明确定下来时,朝廷又发生一种事件。元禧的原配妻子王妃李氏,不受宠爱。元禧喜欢的是小妾张氏。因她发长秀美,又经常梳理头发,故宫人都称她为“张梳头”。元禧也可能因为爱上了她的头发,便暗中产生废李立张之意。张梳头性格过于急躁,听说元禧要做太子,唯恐李氏一旦做了太子妃,就不好再做手脚,便急于想暗杀李氏。在一次宴会上,张梳头亲自端着两个不同的杯子(其中一个杯子装有毒酒),向许王和王妃敬酒。但不巧,杯子弄混了,这杯毒酒恰被元禧喝了,很快死亡。张梳头也因此被处死。

这样,太子的位置自然而然地落在襄王赵恒的身上。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郭氏也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郭氏素称谨慎、朴实,本族人有穿华丽服装进宫者,必受谴责。

有一次,郭氏的侄女出嫁,因家境不太富裕,想依赖姑姑的地位得到朝廷的一笔赏赐。郭氏当面拒绝,最终用自己的私房钱,为侄女置办了一套嫁妆。郭氏对一般人也比较宽厚,平易近人,乐善好施,颇得宫人的好评。郭氏尊重真宗,真宗也很敬重她。真宗喜欢刘娥,郭氏自然了解。但因郭氏生了儿子,是末来皇位的继承人,故对刘娥的偷情并不十分计较。然而好心不得好报,郭氏儿子9岁病死。对郭氏是一个致命打击,又想到以后的孤灯生活,由此称病不起,不久仙逝,时年32岁。

即使在封建时代,作为已婚的太子,再秘密与刘娥保持情人的关系,也是不合法的。但太宗死后,赵恒做了皇帝,自己也就有了选妃纳妾的资格,再也没有人公开干预他与刘娥的关系,不合法变为“合法”了。成平元年(998年),真宗便把刘娥正式接入宫中,封为美人。这时,他们都已三十多岁,早已不是初遇时贪图新奇感情,真宗隔十几年之久,再次把她接近宫中,说明两人确实有深厚的感情。十几年中,太宗的干预,张氏和郭氏相继入宫,都没能阻止两人爱情的升华,他们的爱情来之不易。

美人在官中地位较低,但刘娥终于得到与真宗亲近的合法资格。从进宫之日起,刘娥就得到真宗的专宠,宫里其他嫔妃很少有与真宗亲近的机会。真宗把刘娥接近宫中,先封为美人,不久进位修仪,又立为德妃。在众多嫔妃中得到恩宠。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和刘娥已经44岁,真宗认为立皇后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决定不顾大臣的异议,要正式立刘娥为皇后,真宗派刘娥的心腹丁谓告诉翰林学士杨亿,让他起草立后诏书。杨亿对此事不赞成,当场拒绝。丁谓劝道:“你若能按皇帝意图起草诏书,不愁以后得不到更大的富贵。”杨亿回答说:“这样取得富贵,也违背我的意愿。”

刘娥出身微贱,因偶然机会与真宗相识,由于太宗的横加干预,两人偷偷相爱达15年之久,直到真宗做了皇帝,她才重返后宫,又以嫔妃身份在皇宫生活15年。历时30年的情人与皇妃生涯,终于取得了皇后的位置,这正是苦尽甜来,“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