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亿光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迄今为之最远的恒星!

 NASA航天爱好者 2021-04-12

夜空中,人类用肉眼能够观察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我们数百光年距离范围内的恒星。使用一般的天文望远镜的话,很容易就会看到一些几万光年外的星团甚至是几百万光年外的星系。星团和星系是大量恒星聚集的天体,因而它们发出足够光,能够让让人类看到。NASA的天文学家近期在分析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时,发现它在2016 年观测到一颗距离地球竟可达90亿光年远的恒星,成为迄今为之,除超新星外,人类观测到最为遥远的单一恒星。

图片来源:NASA,图中比较两张哈勃太空望远镜分别拍摄于2011年和2016年的图片,在2016年的图片中(右下),可以清楚看到一颗恒星。

这颗恒星官方名称是MACS J1149+2223 Lensed Star 1,我们称它为“伊卡洛斯”,它是天文学家透过一种称为重力透镜的方法发现的。在“伊卡洛斯”和地球之间,有一个距离地球大约50亿光年的星系团,该星系团的重力场将“伊卡洛斯”发射出来的光线扭曲,造成透镜效果,加强其光度。天文学家估计,在一般情况下,这馆星系团只能将“伊卡洛斯”的光度增强600 倍,但可能是由于该星系团内的某颗天体在移动途中恰巧经过地球和“伊卡洛斯”中间,造成了额外的重力透镜效果,这令“伊卡洛斯”的光度增加至2000倍,也正是因此哈勃太空望远镜才能看到它。

重力场作用下的透镜效应示意图

天文学家分析“伊卡洛斯”的光谱,得知它是一颗蓝超巨星。这种类型的恒星比太阳更大、更热、更重、更光亮,但在90亿光年这个距离下,如果没有重力场的透镜放大效应,即便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也不可能观测到它。

蓝超巨星的光谱模型和观测数据比较

科学家发现“伊卡洛斯”的光谱数据和蓝超巨星模型极其吻合,图中蓝色实线显示的是理论上距离90亿光年远的蓝超巨星的光谱模型,而红点则是观测到“伊卡洛斯”的真实数据。由于红移现象的干扰,在恒星光谱中观测到的巴耳麦不连续的波长(原本约在365纳米)偏移到接近1000纳米。这现象有助揭示出恒星的距离,而巴耳麦不连续的强度则能够揭示出该恒星表面的重力强度及温度。

猫总坚信,在未来,90亿光年不仅仅是一个能观测到的范围,也许会成为一个可登陆的范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