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常常依靠重力作用意外捕获太阳系的小天体,月亮可能就不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了。天文学家认为,几乎随时都会有一颗一码(约91公分)宽的“迷你月球”在环绕着地球。 卫星并不像恒星和行星那样有明确的定义,这可能是因为2006年制定行星定义(将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引来了太大的争论。现在普遍的共识是把绕行星公转的天体称为卫星。 澳洲天文学家Shober的团队认为2016年一颗特别明亮的火流星可能就来自一颗“迷你月球”,这些短暂被地球捕获的小天体非常难发现,在此之前唯一确定的“迷你月球”是在2006年发现的2006 RH120,其在绕地球运转了11个月后又被抛离了地月系统。科学家寄望在2022年启用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后,利用它广大的视野,每三天拍摄全天一次,找出这些罕见的天体。 澳大利亚沙漠的摄像机发现的一个火流星,该火流星可能来自“迷你月球” “迷你月球”是探寻太阳系起源的绝佳目标,这些小天体自诞生后几乎没有任何风化及改变,是太阳系的活化石,如今它来到我们面前,无论是要上去做采集样本或开采资源都相对容易。 但是现阶段找寻“迷你月球”还是不太容易的,Shober主要依赖澳洲沙漠中的全天摄像机记录火流星的路径。 参考文献: http://www./news/2019/11/earth-may-have-recently-destroyed-one-of-its-own-minimoons NASA 微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