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夏交替时期,慎防黄颡鱼病害爆发!池塘这样管理更省心!

 赢在优势 2021-04-12
腾氏水产商务网报道:

撰稿 | 宜昌阳光 胡明



图片

要说近几年“最火”的养殖品种有哪些,黄颡鱼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然而,近两年来,黄颡鱼疾病来势汹汹,病情复杂,发病快,时间长,损失大。虽然鱼价一路抬升,但养殖户却一点高兴不起来。

春夏交替时期,黄颡鱼池塘如何管理?这些病害防控术,请查收!

图片

自2020年开春,一种黄颡鱼怪病席卷全国,症状主要表现为趴边、脱黏、体色变淡、鳃丝色淡、肿胀、烂嘴烂头烂身水霉,解剖发现肝脏色淡、胆囊萎缩、发黑、肠道无食物,部分还有充血症状,伴随各种寄生虫感染(小瓜虫,车轮虫,钟型虫,累枝虫等),急性发病一个星期可以损失到九成甚至全军覆没。起初,大家都以为是单纯的腐皮烂身或者细菌感染,但按照往年的治疗方案效果甚微,甚至起反作用,主产区浙江菱湖、湖北宜昌、荆州等地损失惨重。2021年,它或会卷土重来,让所有黄颡鱼养殖业者胆寒。

图片

图片

近一个月,笔者走访枝江黄颡鱼池塘,了解今年黄颡鱼发病情况和预防治疗方案效果,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黄颡鱼养户们有所帮助。

目前枝江市场黄颡鱼发病根据发病症状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全身发黄型,体表没有其它病状;这种大多发病很突然,发病快,往往几天之内就会造成大量损失,治疗难度最大。

图片

第二种,混合型,身体部分开始发黄,一般从头部开始,伴随烂嘴、烂尾、寄生虫细菌感染,最后严重头部下颌等发红充血。这种发病时间长,最开始几天出现少量鱼死亡,之后越来越多,一般不滥杀虫杀菌就不会爆发死亡,治疗有一定成功率。

图片

第三种,普通腐皮烂身型,伴随水霉。这种治愈率最高,但一般与第二种类型难以区分,这就是很多养殖户按照腐皮烂身来治疗却一直没有效果的原因。

图片

关于发病的原因,除了昼夜温差大等天气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 环境差。多年的养殖塘底大量淤泥,成为各种病原菌、有毒有害物质的温床。由于养殖节奏紧,很多不清淤,也没能充分晒塘,或者有些池塘不具备清淤的条件。

2. 投喂差。饲料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养户图便宜,选择劣质饲料,长时间投喂必然造成黄颡鱼机体损伤。再者,如今很多追求高蛋白投喂成鱼,加上投喂不科学,很容易造成肝胆损伤,体质下降,引发疾病。

3. 水质过肥。为了预防小瓜虫等寄生虫,冬季和开春大量下肥,温度上来之后藻类大量繁殖,这在今年这种天气下非常致命。晴天白天pH波动大,下午pH很高,鱼应激大,夜晚丰富的藻类也大量耗氧,缺氧风险大。黄颡鱼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应激反应严重。

按照这个思路,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方案:

1. 清塘:有条件的彻底清塘,清除过多淤泥,晒底,生石灰清塘,尽可能杀灭塘底病原菌,寄生虫卵等,这是防病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不方便清塘的池塘建议要么转养其它品种,要么降低养殖密度。

2. 科学投喂:选择大厂家优质饲料加上合理的投喂量,降温期减少投喂,温度回升可以缓慢加料。温度稳定的情况下,水温15度以上,投喂率控制在0.5-1%,之后随水温升高和鱼健康状况慢慢增加投喂率。

图片

投喂过程中,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查看肝胆,肠道情况。定期内服保健必不可少,一般使用保肝护胆中药配合维生素(鱼虾肝胆舒 应激维C)。目前市面上各种内服药五花八门,内服之后一定要检查内服效果,及时淘汰无用产品。

3. 水质调控:水位不宜过深,建议不超过1.5米,方便水体升温。定期改底(增氧清毒速健/粤海高铁/底康泰),天晴肥水补菌(EM调水王 碳元速),保持水质清爽,有一定肥度,透明度30公分左右,不可过浓。对于水质过浓的可以通过加新水,下风杀部分藻类,天晴菌种调节等。

图片

对于已经发病的池塘,切忌胡乱杀虫杀菌,补肥(尤其是难溶的肥,如磷肥)首先需要稳定水质,调理鱼体质,让机体恢复,死亡量开始下降了才能考虑杀虫杀菌。对于发病初期还在吃食的可以通过先内服保肝强体,然后配合恩诺沙星等内服抗菌药物阻断体内细菌继发感染,最后在考虑杀虫治疗腐皮烂身等其它并发症。对于发病比较严重,吃食差的治疗起来难度大,需要直接停食,通过外用中成药控制,但会有不小损失。具体操作因为每个池塘的差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养户们可以作为参考,探讨出适合自身池塘的解决方案。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粤海智造丨粤海村云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tengshishuichan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