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月6日上午,教育部发布公告,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下午,就有一则新闻冲上热搜: 中小学不得公开成绩和排名 ≠ 初高中生不知道成绩和排名 征求意见稿,不仅引发网络热议,更有家长怒打市长热线投诉: 中小学不得公开成绩和排名 ≠ 初高中生不知道成绩和排名 该校长霸气回复:
不得不说这位校长十分霸气,其实他的内心也很无奈,这样的举动为什么有的家长不能够理解? 教育部第一次,把成绩、排名,与未成年人保护划上等号,凸显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名誉的决心。 中小学不得公开成绩和排名 ≠ 初高中生不知道成绩和排名 02 关于不公布成绩名次这件事,知乎上,一位匿名家长的回复扎了很多网友的心。 这位妈妈说:
不少家长,表示出类似的顾虑。
知乎网友@朽木:
中小学不得公开成绩和排名 ≠ 初高中生不知道成绩和排名 中小学不得公开成绩和排名 ≠ 初高中生不知道成绩和排名 03 有反对,就有支持的声音。
除了表达自己的态度,还有家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04 最后,学习控说点自己的看法。 先简单说下北京学校关于成绩和排名是怎么做的。 我家小学是西城重点。 没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没有排名。至于期末成绩,学生手册上只显示优良及格,具体分数,孩子自己会写在学生手册的第一页。 考试结束后,孩子会看到试卷错在哪里,但试卷不带回家,家长看不到试卷,分数全凭孩子一张嘴。 排名就更不会有了。印象深刻的是,五下期末儿子没考好,我微信班主任问下班里的考试情况。班主任始终没有回复,我也就识趣地不再追问了。 小学六年,老师唯一一次提到分数,是英语老师在家长会上提到,期末考试班里21个孩子考了满分,位居年级第一。 小升初,班里一半的孩子走了ZB,3个孩子跨区择校。这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班里至少有3个牛孩。 不知道儿子处于什么层次,电脑派位进了初中普校。第一次期中考试,第一次知道了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只不过,每人一张成绩小条,自己只能看到自己的。 上了重点高中后,除了每次考试发成绩小条之外,学校还会把考试成绩录入学生平台。里面提供了数据对比,可以清晰看到各科在年级的位置。 说了这么多,回想起来,个人还是挺支持学校不公开成绩的。 中小学不得公开成绩和排名 ≠ 初高中生不知道成绩和排名 不公开成绩和排名 ≠ 不知道成绩和排名 1. 小学生确实要以保护学习兴趣,保护自尊心为第一优先级 有学习兴趣的,有学习热情的,可以课外多阅读,多做拓展思维的训练;综合表现比较落后的,先抓学习习惯,尊重孩子不同的成长速度。 2. 初高中每次大考都会有排名 初高中与小学截然不同,大考当然要了解排名,才能随时定位,规划学习。 一般来说,学习进取心较强的,不用老师排名,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已经排得八九不离十,无非就是需要一个年级排名。 老师大都很喜欢主动问成绩、看排名的学生。毕竟,在乎成绩的孩子,才更有可能努力学习。 但是,初高中也有许多孩子,或者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确实对学习不太感冒,或者比较晚熟,暂时缺乏学习积极性。 不公开成绩和排名,恰恰是尊重、保护这批孩子的表现。 所以,《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中不得公开个人考试成绩、名次,其实是给了不同层级家长和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个人认为是教育进步的一个体现。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