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宛昌:平凡乡间女,慈悲盈胸怀

 乡土大河南 2021-04-13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平凡乡间女,慈悲盈胸怀



作者 | 宛昌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程玉兰,生于民国廿三(1934)年,泌阳(今社旗)县朱集西七里小石庄人,二程第三十一代孙,广字辈。父亲程金明及兄长程广山皆善柔,程玉兰秉承父兄善德。及至年长,婚配朱集东北十二里连庄王定一先生,续弦。夫妻皆乐善好施,惜孤济贫。
王定一先生一生执教,不仅兢兢业业致力教学,薪资微薄,却经常资助贫困无助学生。
程玉兰常年操劳持家,南来北往过路人途经连庄,或口渴寻水,或饭时饥饿,她只要遇见,必领至家中,尽心招待。走村串乡叫卖人来到连庄,找头发换针的游乡货郎,卖瓦盆瓦缸的外地人,或是卖果品粮米的小商小贩,每到吃饭时分,程玉兰要么不打招呼就把饭端到跟前,要么邀至家中就餐。天长日久,人们都知道卖东西到了连庄,只要遇上王老师的老伴王大娘,渴不着饿不着。
六十年代前期至七十年代初,山东曹县及河南兰考饥民大量涌入南阳盆地讨饭度日,一日三餐总少不了挨门讨饭人。人们通常遇到上门讨饭人,或给盛勺饭,或给一块馍,任其走去下一户。
程玉兰遇到讨饭人到门前,不让站在门口,而是让其坐在屋内或院里,盛饭拿馍,吃过之后再让离开。有些讨饭老者说些感谢的话,程玉兰则说:“这可不能说感谢,天不转路转,说不定啥时候我会讨饭到你家门前了。”
族人或村邻有红白喜事,不管亲疏,程玉兰总是尽力帮忙。她有个怪脾气,事后很不喜欢人们提起帮忙的事。她的道理是:“家财万贯,都会有一时不便,谁都指不定有事得叫人帮忙。我这几十年好多人帮过我,有些人帮了忙,我连人家姓啥都不知道,我去谢谁呀。”
壬寅年(1962)肖虎。中秋八月某日,一夜中雨,天明雨住。早饭后,程玉兰下地干活,走到一块黄豆地头,隐约听到地里豆棵中有微弱的婴儿哭声,走近一看,是个被遗弃新生婴儿。一夜雨水浸泡,浑身白胀,奄奄一息,遂抱回家中。将孩子揣在怀中暖一天一夜,才使气息平稳。
几天后,婴儿周身蜕去一层白皮。养七日,被村中夏姓邻居认领抱回。原来婴儿母亲肖羊,而孩子肖虎,民间有“羊如虎口”之说,认为虎吃羊,对自己有碍;再者,当时集体食堂刚解散,生计艰难,一家老少几口人,食不果腹,遂执意将其弃入庄稼地中。
数日后,村邻纷纷传言程玉兰黄豆地里捡回个月孩(人们对新生儿的惯称)在养着,夏家生母知悉,顿生骨肉怜悯之心,将孩子抱回。因出生被弃之夜下雨,给孩子起乳名“雨淋”,村邻亦以黄豆地里捡回故,送绰号“豆棵”。“雨淋”年长更名夏得坡,喻生年肖虎,虎得山坡而利。
按庄邻辈分,程玉兰与夏得坡(雨淋)同辈。夏得坡年长懂事,至程玉兰驾鹤西升,几十年中,视程玉兰夫妇如亲生父母。每年农忙,无论怎样劳累,总要帮程玉兰耕种收打,从不迟碍。
八十年代初,王定一先生退休,长女王柏香接班,在邻村古城小学任教。
初教一年级时,觉察班中学生李宝洛行止异常。每到放学时,他不回自己家住的元庄村,书包里装个饭碗朝学校附近别的村子走去。
耐心询问得知,孩子母亲婴年患病致双目失明,父亲常年在外,不着家边,姐弟妹妹们都在童少年龄,与盲母一起生活,常常缺粮断炊。李宝洛自幼懂事,少幼之年已能自立。为给母亲和姐妹们节省口粮,悄将饭碗装进书包,放了学去邻村要饭,要了饭再去上学。有时被同学领回家中,吃上一顿两顿。
王柏香将其领进家中,给母亲程玉兰讲明了原由。程玉兰一手拉着宝洛,一手抚摸着头问:“孩子,你愿意当我的干儿吗?”宝洛说了“愿意”,即口称“干娘”。
翌日,程玉兰去朱集撕布卖鞋袜,不到一周,将李宝洛打扮个衣装全新。宝洛父归家,知道情况后,置厚礼带宝洛登门拜谢。
事后不久,程玉兰对小宝洛说:“这里你哥哥叫王永瑄,我给你起名叫王永宝,行不行?”小宝洛当即兴奋答应。后来,王永瑄问母亲为啥给干弟起名叫“永宝”,母亲说:“他小小年纪,经常受冻挨饿,我是想让他一辈子都能穿暖吃饱,不再受苦呀。”原来干娘这个“宝”字是“饱”的谐音。
宝洛父生性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浪迹江湖,漂泊无定,集顽劣与大善于一身。无论走到何处,只要遇到弃婴,必要抱起带走,要么自养,要么送与愿养者,如是者十数人。年届四十尚未成家,六十年代,婚配平顶山西部一盲女,少二十二岁。继收养残疾长女后,七零年生子。
宝洛父青年时,正值抗日战争,数次卖壮丁。在洛阳保卫战南召战事中,与壮丁营刘姓程姓两好友互为掩护,互为应援,击毙日寇十数人。故生子后起名“宝洛”,谐音喻“洛阳保卫战”之义。虽已成家得子,仍不思安定,常年外出流荡,置盲妻与年幼儿女于家中,雨雪饥寒,从不顾念。
程玉兰认宝洛为干儿翌年春,李宝洛身染天花,高烧昏迷不醒,数日水米不沾唇。王柏香知悉后,用架子车将其拉进家中,请医用药,父母弟妹轮流伺候,直至康复。
隔年春,宝洛家中断炊,母子几人挨饿。程玉兰听说后,倾其所能,灌装100多斤小麦,让儿子永瑄拉架子车送到宝洛家里,一家人得以度过荒春。
李宝洛十三岁,背着家人及干娘干父,离家出走。一路乞讨来到社旗城郊乡下,被一理发朱师傅收留,并教会他理发手艺,自此生计自理。
年届婚龄,族邻亲友见其才貌志义兼备,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遂强劝说合,欲让其入赘成婚。宝洛说:“五尺男儿,当自强自立,为啥要寄篱为生!”弱冠之岁,毅然离家赴五台山为僧。

李宝洛与在五台山的好友昌善法师合影
经二年,程玉兰夫妇挂号加电报,连续督促李宝洛归家。最后以“干娘有病,想念干儿”之故,使其回乡探视。感念干娘恩义,李宝洛安下心来,外出务工。随后,王定一程玉兰夫妇合力,助宝洛婚配成家,定居社旗城关镇河南街。
几十年过去了,王李两家如一家,姐妹兄弟,频相往来团聚。
2016年,程玉兰老人患病后,众女儿女婿、儿子儿媳精心护理,李宝洛夫妇经常抽空驾车七八十里,枕畔床前伺候、安慰。是年6月底,程玉兰老人驾鹤西升,30日上午出殡下葬前的追悼会上,李宝洛在灵前倾情读了对干娘的回忆,感恩她几十年间对自己的深厚母爱。

李宝洛近照
程玉兰,一个平凡的乡间妇女,表征中华女性特质,一生惜孤济贫,慈悲为怀。祝她西界康乐!
2021.4.4日,辛丑清明节

作者简介

宛昌,别号“唐汇颍川”,社旗籍人,退休教师,现居许昌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