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岁的中国画家,
娶了24岁的非洲姑娘, 还花了4000万。 相差近30年的老少恋, 曾引起轩然大波, 曾被各种嘲讽和恶意的语言抨击。 这样一段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婚姻, 如今一晃9年过去了, 如今他们怎样了? 
照片中的中国大爷叫杨彦, 生于1958年, 6岁起便开始学画画, 10岁就已经拜访黄胄、华拓等名师, 又师从王敦化、亚明、 黄胄、李可染等先生。 他是一位传奇的画家, 没有进过艺术院校, 却以“鬼才”之名享誉画坛。 





他喜作长卷巨制,兼擅册页小品、 山水花鸟、翎毛走兽、海底太空无不入画。 他的个人作品都出了十几本了, 还获得过多个奖项, 画作也被收录到了国外画集中。 

著名美术评论家孙美兰说: 杨彦的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 以潜波奔涌、变动不居之势, 汇入一个时代性的美学流程, 向着天人合一, 大道圆通的东方艺术精神逼近。 
在艺术和人生的经历上, 他的成就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当代美术史上的地位: “日出东方之野”、“东方的神话”, “墨的鬼才、奇才、雄才”、 “最值得期待的中国光芒“、 ”再造光与影的中国人“、 ”思想者的盛宴“各种赞誉, 充分肯定了他在绘画、书法、 摄影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无论是上个世纪的老先生, 还是广大的收藏者, 对他的艺术都有极高的评价。 
而他长相粗狂,额头宽阔光亮, 一把飘洒的大胡子, 唯爱穿中国风的唐装。 杨彦作品欣赏: 



他画秀山峻岭, 画人间美好山河, 但对于自己的感情, 却迟迟未曾动笔。 一直到50岁, 他仍旧是孤身一人。 很多人觉得, 是他骨子里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致, 所以没有敞开心门, 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却是, 许多年前他经历的一次惊鸿一瞥。 
原来在他的青年时, 曾去非洲拜访好友, 好友家中一尊非洲少女塑像, 吸引了他的注意, 第一眼看见,他便觉得美丽动人, 那一刻起,那座塑像成了他的执念。 回到家后, 他时时想起那尊木雕, 每一次写生, 脑子里都会浮现那个倩影。 在他的人生中, 有两个长达20年的寻梦。 一个是对冈仁波齐神山的向往, 当他开始创作, 《远山的呼唤》这一系列的画作时, 像某种宿命, 冈仁布齐神山已经成为了, 他的精神栖息之地。 神山兀自在那里, 永远接受向往,永远不被企及, 却永远都在呼唤,让人永远有一种, 要奔走,要呼唤,要穿行, 要超越的诉求和力量。 而另一个他的梦, 就是对塑像少女的找寻, 作为一位天性敏感的艺术家, 他对古老的非洲大地上, 人与自然交相辉映, 所绽放出的强烈色彩, 始终充满了好奇与探知欲。 出世是神山的梦, 入世是家庭的梦。 寻找画中女孩, 本是件异想天开的事情, 可缘分就是这么神奇。 这位天性敏感的艺术家, 在遥远的国度, 真的遇见了那个美丽的黑人姑娘。 
在他眼中, 她黝黑的皮肤,灵动的双眼, 微笑起来就像是带着露水盛开的玫瑰, 带着纯洁的光芒, 她就像是木雕上的倩影, 甚至比雕塑还要漂亮。 两人四目相遇的一刹那, 一场异国恋情就此拉开序幕。 女孩的名字叫爱达, 是个22岁的大学生, 能歌善舞,风华正茂。 来自非洲赛拉利昂, 在世界地图上, 赛拉利昂到中国之间的直线距离, 是最遥远的, 古老的中国大地,原始的非洲大陆, 二者的渊源本就悠远绵长, 而他们却也仅仅只用了, 两天的时间接触和交流, 就彼此一见倾心了。 
在他眼中, 她身上有非洲姑娘特有的, 活泼张扬的青春活力, 这是激发他创作激情的缪斯。 无论是绘画的方式还是生活的方式, 他始终贯穿如一,天真热烈, 勇往直前,不愿妥协, 不屑世俗,更不甘平庸。 在她眼中, 他有着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 中国文化在成熟男人身上无限放大, 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正是她所迷恋的。 短短两日, 两人便确认彼此是要托付一生的人, 他们借了别人的戒指, 在异国举行了很简单的“婚礼”。 缘分来得不期而遇, 杨彦年长,考虑事情周到妥帖, 他早就默默地在心底许下了承诺: 一定要在自己的祖国, 给心爱的她举办一场盛大而豪华的婚礼。 然而,在当今这个社会, “老少恋”很容易被人诟病, 更何况还是跨国恋情,黑人姑娘, 两人都遭到了家里人的极力反对。 杨彦的家人认为, 爱达年纪小,性格又叛逆, 根本不可能照顾得好他。 还有人直接指出, 爱达是爱慕虚荣才甘心嫁给他的。 更难听的是说,他为老不尊, 看上年轻小姑娘的姿色, 色令之魂,晚节不保。 一个被嘲讽贪图美色, 一个被人觉得贪图名利。 哪怕他们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也总是免不了被人指指点点。 没有人愿意相信, 他们就是单纯地相爱, 只是想要共度余生。 
外界杂乱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两人丝毫没有动摇之心。 杨彦给了爱达一个坚定的承诺: 会把自己余生所有的美好都交付给她。 回国后, 杨彦很快就兑现了诺言, 为爱达在北京, 补办了一场隆重的中式婚礼, 让她感受中国婚礼文化。
就这样漂亮的爱达, 穿上凤冠霞服, 坐上中国花轿,拜了天地, 成为了中国的媳妇。 那一场婚礼,杨彦花了4000万, 邀请了各界重量级的嘉宾。 
在北京温都水城康熙行宫举行了盛大的中式结婚庆典 
太监在前面开道,而21岁的爱达杨也是和古代的贵妃一样,身边有两个丫鬟扶着,还有一身红衣的媒婆,场面相当壮观啊

非洲亲戚朋友们也来助兴,活脱脱的一个皇帝的婚礼啊。





这场堪称史无前例的婚礼, 让很多人停止了猜忌, 关于他们的议论声也变小了。 离开人声鼎沸的妄议,
和有色眼镜的过滤。 杨彦和爱达的家庭生活, 也没有想象中的波谲云诡。 日子寻常得和任何一对夫妻并无二致。 一开始两人语言不通, 两人要用“翻译机”来交流, 中途有些许困难, 但更多的是有趣的回忆。 而爱达是个聪明好学的姑娘, 她好似一块璞玉, 骨子里就有的直接而热烈的气息, 提起中国传统的毛笔, 就能一笔一笔描绘出她心中的世界。 为此杨彦曾感叹道: “爱达的才气不逊于我”。 而更重要的是, 她身上有一种特别可贵的品质, 善良、真诚、果敢。 她来中国接触中文, 还不到一年, 就可以用中文描述绘声绘色, 在后面采访他们夫妻的节目中, 可以听出爱达的中文非常流利。 爱达还很有画画天赋, 她最喜欢画国画, 在跟丈夫学画期间, 对于色彩敏感,掌握技巧也很快, 她画出的画作色彩鲜明, 很有艺术性, 后来她的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展出过。 杨彦在介绍自己的妻子时, 也忍不住说: 爱达.杨是中国画家,她只画国画。 

两人曾一起参加电视台节目录制, 现场合作了一副中国山水画, 直接惊艳了全场。 他们还用自己的画, 举办了爱心拍卖活动, 将所有的善款全部捐给灾区。 
在中国待的时间久了, 爱达也爱上了, 中国的茶艺、插花、古琴等等, 她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 而杨彦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 每天都健身, 年近花甲依旧是精神抖擞。 两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一致, 谈论的话题也越来越多, 交流起来非常有默契。 两人同频共振,一起瞭望未来。 和杨彦结婚之后, 爱达还生了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 和丈夫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 她很享受,觉得就像生活在象牙塔, 拥有纯净的生活状态。

真正的浪漫, 在两人细微表情的温存中便可窥见。 毋需惊天动地,也毋需招摇过市。 只是两颗心的自然融合, 在宁静的岁月中,彼此长久凝视。 外部的纷纷扰扰, 与当下切切实实拥有的幸福而言, 实在是微不足道。 不管两人在别人看来是如何不匹配, 但他们的灵魂是契合的, 他们的日子是幸福的。 视频:听爱达讲述现实生活中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