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溺爱环境下的孩子终会养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

 木香草堂 2021-04-13

青少年为何会产生自私自利的心理?

自私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青少年有天生的利己倾向。在青少年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时,似门往往单纯地认为“我即世界”,在学习和生活中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青少年在衡量外界时便以是否有利于自己为唯一的标准,相应的行为也如此。

溺爱环境下的孩子终会养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

另一方面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错误教育造成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总怕孩子受一点苦、受一点委屈,对孩子过分的需求总是有求必应,容忍、迁就他们的错误,这样使孩子自大,不关心他人利益,一切为自己的心理便产生了。

人类社会是在群体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它要求人们彼此之间必须相互协作、关心和帮助。如果一个人总想到自己,就容易发展成为一个自私、吝啬的人。当然,对已经形成自私倾向的青少年,家长不必十分恐慌,也不要感到束手无策。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大,只要家长认真对待,方法得当,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创造分享的家庭气氛

从孩子最在乎的食物开始,如果孩子独占的话,家长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配,不能放任不管。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满意,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偶尔的“旧病复发”也是正常的,只要家长坚持就一定能纠正过来。

2、不要溺爱孩子

孩子吃独食,不愿与他人分享,是与父母的溺爱密切相关的。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孩引偶尔想让父母分享,父母在感动之余却常说:“我们不吃,你自己吃吧。”长此下去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好东西都据为己有。

3、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适当满足,对于不能及时满足的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能过分迁就。如果有一次妥协,,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机可乘,所以,家长要有机可乘、恒心和耐心及坚持到底的决心。

4、让孩子懂得分享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可让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教育孩子吃的东西要分给别人吃,玩的东西要和别人一起玩。孩子在交往、玩耍时,爸爸妈妈最好让他和较大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不仅较大的孩子可以适当带领、照顾他,而且可以制止孩子的“独占”、“掠夺”行为,因为大一点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而小一点的孩子则往往能服从较大的孩子。

总之,在生活中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他人才会处处为你着想,让我们用心用情去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