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对赌36

 聚贤给 2021-04-13

文/吕施张


商战,人性的修罗场。

  

第三十六章 对赌


简钰用毛置行给的房卡打开房门时,看到的是庄则晔站在落地玻璃窗前的背影;一片柔和的灯光里,宽肩瘦背,白衫黑裤,双手插在裤兜里;干净、清隽、洒脱,如青青修竹。

庄则晔转过身来,头顶的灯光如同情人的手,温柔地扫过他鲜明突出的五官,然后全部被敛进通透明亮的眼湖里。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简钰笑了,如一朵花开。

老舍先生说过,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长话。

诚然,对有情人而言,一个缱绻绵实而漫长的拥抱确实抵得上千言万语。那些沉默的情意,可以抚平、柔化所有无意义的纠结、拉扯。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庄则晔先松开了简钰;好些天没见了,总想要狠狠地看个够。

简钰昂着头,眉眼间还留着动情的涟漪,于是乎下眼睑的乌青显得尤为显眼。

“没休息好?”庄则晔问。

“嗯。”简钰半阖着眼,点点头。

“三哥给你开的安神药没用?”

简钰摇摇头,临时决定的在酒店住了三天,匆忙间有些生活细物也忘记带在身边了。

“怎么也不告诉我?”庄则晔拉着她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不想太依赖药物,也不严重……反正今晚活动结束后就没这么忙了。”

“嗯……”庄则晔不再说话,用巧力一下一下地揉捏着简钰的后脖子,简钰受用得像只小猫一样温顺惬意地伏在他怀里。如此良辰美景,本不应该提那些阴谋算计,但理智的人总是有优先正事的定力。

在庄则晔的述说过程中,简钰一直很平静,仿佛幸运逃过一劫的人不是她。

晚宴开始的时候看到毛置行突然出现已经觉得有些奇怪,当时他没有同自己打招呼,反而径直去找了杜子峻,然后杜子峻又将秦宗耀喊了过去。三个男人扎堆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远远看了几眼,貌似畅聊甚欢。原来是去搞“谍报”工作了。

庄则晔将事情说清楚后,利落地来了一句,“报警吧。”

简钰坐了起来,两人对视片刻,然后庄则晔看到她缓缓地摇了摇头。

“我不同意。”四个字,庄则晔说得斩钉截铁。他向来尊重简钰的决定,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已知的是恐吓包裹,动轮毂螺栓,那些未知的呢?简钰不是每一次都有好运气能躲得过去。

简钰沉吟了片刻,终究还是将正在查秦宗耀侵占公司财产一事和盘托出。“现在调查快收尾了,我不想打草惊蛇。”她补充道。

庄则晔完全没有被说动,“你连自己的安危都不顾了吗?”

“我能保护好自己。”

庄则晔不说话了,眉宇间黑压压地有种风雨欲来的阵势。

“我真能保护好自己。”简钰同他协商。

“你同杜德生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协议?”有人重利,有人重情,有人重义,即便简钰再高尚,能让她如此奋不顾身,总归也是有所图谋的吧。

“对赌。”简钰倒也坦然。

果真如此。庄则晔是做投资的,对赌协议对他而言司空见惯。但凡他要投资一个项目,作为投资方,为了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护自己的权利,一开始就要双方做好约定,其实彼此谋求都是未来的一个确定目标。目标达成,皆大欢喜;目标落空,总有一方会受伤。只是不知道这两人约定的是什么。

庄则晔自然地一挑眉,“杜德生给你什么?德盛股份?还是CEO?”

简钰笑着摇摇头,“都不是。”

庄则晔疑惑了,秦宗耀这桩事情肯定不是一件小事,就看杜德生如何定价;但如果是顺着秦宗耀连根拔起一窝硕鼠,那……

“我只能说,杜德生身上有我要的东西。”简钰打断了他的思绪。

简钰用的是“要”不是“想要”,那就是说标的物对她而言志在必得。杜德生身上还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庄则晔更好奇了,但是他也知道有些事情应该适可而止;简钰是董秘,很多事情不能说,因为说多了,说过了就会牵扯上内幕交易的嫌疑。

只是人心的算计比刀光剑影更锋利,关心则乱,他依旧还是不能放心;他将坚持写进了眼神中。

见庄则晔还是不松口,简钰抛出最后的筹码,“最长也就一个来月时间,之后所有事情都会尘埃落定。”一顿,复又说,“你不是想我陪你回老家吗?事情了结了,时间刚好。”

>>>>>>>>>>>>>>>>>>>>>>>>>>>>>>>>>>>>>>>>>>>>>>>>>>>>>>


半夜,简钰从庄则晔怀中醒来;热,出了一身细密的汗。她甫一动身,身畔的人也惊醒了。

“我喝水,你不用起身。”简钰柔声说道。

喝过水,从窗帘未拉牢的缝隙中窥看到了一颗流星坠落,睡意顿消。

简钰出身一个书香世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父亲教授经济,母亲教授文学。

经济学给她一个宏观的世界,然后她用客观的态度从复杂中看出规律,看出运行轨迹;而文学让她感性细腻,通过文字发现这个世间的美,平等地看待这个世界。

因着从小便是物质与精神双修炼,是个远近闻名的早慧少女。只是她向来不喜欢这个定义,她认为自己充其量只是对这个世间的认知比同龄人早了一些深入一些罢了。

如果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的话,遵循这个成长轨迹,她可能会进研究所,或者同父母一样成为一名老师……天真的时候觉得人生有千百种可能;在现实的灰烬中滚过一遭后,才知道人生有时候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活下去。

《诗经》里说“七月流火”,那个七月,真来了一场流火,将一切都烧没了……

然后所有的美好与希望都在11岁那年坠落了,覆灭了……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其核心就是“惯性”二字。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都下意识地倾向“熟悉的标的”;熟悉的路,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思考模式……因为已经有经历过的“反馈”,这个反馈可能是负反馈,也可能是正反馈。而一旦我们心里认可了这个选择,踏上这一条路,过程中会有各种或利或弊的制约因素来影响每一个岔路的判断。一切都是未知的,只得不断强化修正你的选择,而且你只能一直往前走,否则很容易迷失在其中。

简钰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自问,我做的选择对吗?爸妈会希望看到我这个样子吗?只是谁又能说眼前的选择便是错的呢?有些路不走下去,不走出来,谁也不能给一个全面客观的答案。

正所谓人生一程,也不是一种“对赌”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