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的药,同样的方法,为啥有人打药效果好,有人打药效果差!

 植保家 2021-04-13

   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打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种植户反馈说:为啥同样的药,同样的打药方法,有的人打药效果好,而有的人打药效果不好还有药害呢?那么怎样打药才能让效果最好呢?

一、施药受天气影响

    当天气干燥或着天气风比较大时进行打药,会增大药液的蒸发和飘移量,从而导致在杂草叶面、植物叶面、土表附着的药液量减少,造成除草、杀虫效果都要下降,所以应当避免在干燥和大风的气候条件下施药。


二、施药受温度影响

     例如很多除草剂以及某些杀虫剂在高温条件下活性增强,在低温条件下活性降低,一般在日平均气温大于8-10℃度时利于药效发挥。但有些除草剂品种在日平均气温5℃左右时施药,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苯磺隆、唑草酮等。冬前在日平均气温5℃左右(夜间不结冰为好)使用,冬后仍能获得好的除草效果。

     使用异丙隆应注意在冷尾暖头施药,寒流前2-3天应停止施药,否则可产生冻药害。

三、打药时间影响药效

     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或病菌,20~30℃,尤其是25℃左右,是其最合适的活动温度。此时打药,对处于活跃期的病虫草会更有效,对作物更安全。

     不同农作物在不同季节的最佳打药时间是有些差别的。

     在夏秋高温季节,农药施用的最佳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9时左右和下午4时以后。上午9点左右,一般露水已干,温度还不太高,同时又是病虫活动最旺盛的时间,此时用药效果好;下午4时以后,光线渐弱,温度渐低,夜出性害虫(粉虱、蓟马)开始活跃,在这个时候喷药,同样有较高的杀菌灭虫效果。

     所以在夏秋高温季节,都应在上午8至10点、下午5点前后为最佳时间。

     春冬低温季节,农药施用时间在下午2:30至3:30为宜。因为冬春季节,棚内温度低,上午叶片露水退去后,光合作用逐渐进入高峰期,若在上午喷药势必会影响温度的提高,降低光合效率,所以上午也不宜用药。

      不论季节,中午都不宜喷药,因为在夏秋季节,中午温度高,太阳光照强,有些害虫怕强光而躲于背光处,甚至停止活动。加之在高温下药性分解快,故药效反而降低。同时,中午施药一般药液挥发较快,极易产生药害

   而春冬季节大棚中午喷药时,棚内温度较高,高温容易促进药剂的分解和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另外,农作物在炎热的天气下,生命力会变得旺盛,叶子上气孔开放多而大,如若此时喷上药剂后,毒性变强、药剂容易侵入到作物体内,以致受药害的几率大大增加。

四、施药受湿度影响

    无论是土壤封闭还是茎叶处理都需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同样的,在打药时干旱条件下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因为空气湿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药液的吸收和传导,所以应避免在过于干燥的条件下或者下雨情况下施药。

五、整地质量影响药效

    当土壤表面细碎平整,打封闭除草剂有利于药液封闭形成药膜,除草效果好。土表不平,且土块较大时不利于土表封闭,且由于冬天的冻融作用,大土块破碎,造成春季出草量增加,降低了除草效果。

六、一定要加助剂增效

     现在打药,因为病虫害抗性加大,许多人都反馈虫子打不死,病害治不住,打药不管用了,这时打药,一定要加上助剂,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橙皮精油”是比传统的有机硅效果更好、更安全的助剂!

   平常打3桶水的,加上橙皮精油后可以打5桶水,效果还更加好。

橙皮精油大幅度提升线虫药剂的杀线能力。

     有种植户再说效果不好,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打药前,必须掌握它的性能特点、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在施用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以求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创作者:植保家,如需转载请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