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一颗蛋unique 2021-04-13

来呀

    点击上方蓝字绿色海绵Time  

我们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么~

01

生活总是有边界 又无边界

戴先生说,《楚门的世界》是他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他已经看过3遍了,算上今天陪我看,是第四遍。

男主Trumen生活在镜头之下,从他出生开始就是巨星,被一档真人秀节目选上,24小时被直播自己的生活,他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人造世界里,像任何平常人生活在自己生活的空间维度里一样,在这个“虚假”的世界里,只有他不是演员,只有他真实的生活着,而别人迎合着他,关注着他,节目组也想方设法阻挠他到斐济,阻挠他逃离这个看起来很可控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不能选择他的父母是谁,不能选择暴风雨什么时候来夺走父亲的生命,不能控制日出日落,不能控制一场心动的突然消弭,不能控制阴晴圆缺,不能控制谁成为自己的朋友,他被蒙在鼓里,日复一日地生活,日复一日的说,“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他生活的世界有一个巨大的边界,有一天他发现端倪想要出逃的时候,发现连天空都是假的。我觉得这种生活感是真实的,大概我们每一个也生活在一个具体的边界里,只是也许我们对现实习以为常,没有想过去触碰这个边界。

这个边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可以是这个世界、时代、社会给你的局限性,也可以是你生活在一个城镇里日复一日,更可以是你的心很小,无暇顾及任何可能有失安全感的东西。

可是,谁还不是当众出生又当众死亡,如果你不知道真相,你就是会在已有的边界里面心安理得的生活,或者穷极一生,也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相。

02

那个总导演是命运吗?

真人秀的总导演千方百计的把Trumen留在他铸就的世界里,通过安插在他身边的“角色”扼杀他成为航海家,扼杀他离开这里的想法。

我们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吧,他说我们不行,给我们列举123削减我们的可能性,在与周遭交互的每一个长脚镜头里,我们都可能被注入了一些与我们原初想法相左的暗示。然后我们想,那就作罢吧,不去做了。

我不敢枉然谈及命运。可是为什么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复制呢,是什么安排是你遇到这件事,而他遇不到,于是社会学从社会事件的角度动态的看待一个人的成因,我们确实无从选择我们与生俱来的一切,也同样无法抉择很多我们生后遭遇的种种,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出反应,一些主动选择也因此有了因果,显得很玄妙。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如此重要,大概就是因为我们被被动相加的很多东西多多少少让我们无力,那些没有原因的自然事件、社会事件甚至家庭事件,分析原因的事后感和无奈感,让我们只能靠自己内心的确信把自己拖出来。

你知道的,思考一些为什么总是需要勇气,比如为什么是你,经历地震后的阵痛,为什么是你,在暴风雨里眼睁睁的看着父亲离开,为什么是你,生来就背负上一辈的种种,为什么是你,出生在这里而不是别处。

这些没有原因或者找寻原因无意义的事儿,让你只能看着由此及彼的去路,跋涉,不能停下来的跋涉。

03

也许人活着 摆脱上帝视角就是很难的

对着Trumen的长镜头,是别人看到的Trumen,也许还算趋近于真实,可是Trumen的内心毋庸置疑永远不会有独白,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活得孤独又自在的原因。

而又是因为总是摆脱不了“长镜头”我们又活得蹩脚和无法肆意。你总会有在乎的人,可能会从给你期待到予你失望;也可能一些根本不该有的顾忌,被你以上帝的视角臆造出来。

如果我这么做了,他/她会怎么想呢?如果我这么做了,他/她会不会对我有所偏见;他/她为什么这么说呢,是不是不在乎我...

君子慎独,有时候难,大概也只是因为终于逃离人群的一种天性解放的警告罢。

有时候对一个人说你做自己吧,其实总是显得苛刻,因为毕竟人的天性是趋群,或者这根本无从选择,我们慢慢长大,慢慢就会知觉做自己的重要性和难度,也是认知的不断累积,让我们又能洞察一些,抛下一些。这需要过程,其实不是易事。

得到了一些,就会失去一些罢,只是幸好,如果得到的都是你的主动选择。

我大概也要学会着怎么在“长镜头”的注视下摆脱上帝视角,做一些毋庸置疑的减法。比如应该在乎那些真的在乎你的人,而不是照应所有你本来有所期待的标的。

04

你慢慢就要区分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

很多被动接受的事情让你尝到了甜头,你就会不自觉的生出期待来。因为这一切从不能出现在你头脑的预期里,后来你发现这些事中的一些令你大失所望。

因为在被动接受的人事物里没有夹杂过你的选择方案和价值倾向。比如,突然被安排好的课程,附带的赠品,随机安排的前后左右,你被迫接受并相处,起初你没有感受到这种被动感,用缘分定义每一次突如其来和不能选择,用幸运来定义和被动接受的一切的相处甚好。

后来你妈送给你刷牙杯,被有一天你在商店里看到的心仪的杯子取代,在扔之前你可能也会稍许留恋老妈开始送给你时的那种意义,这只是对物;如果扩大到人,就是被分到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被分到一个班级的同学,也许总会有被你主动选择的人剔除掉生活中的危机。

一开始,你可能觉得内疚,慢慢地,就明白,这种区隔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总是倾向于被选择驱动,对自己主动选择的人事物热情满满,失望也觉得使得其所。

每一个人的一生,总会被各种选择标记和改变轨迹,也许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对被动接受的光明磊落,对主动接受的心之神往,义无反顾就好。

主动选择的其中也有会很多被动接受的附属品,至少有一个主动的主线支撑着你,帮你驱逐劳累和无力,而要时刻警惕因为被动接受而生出的满富期待的主动感,至少还是有危机性的。

Trumen身边的人其实都是他的被动接受,而他不知晓的时候他也觉得这些都是主动选择,朋友是,妻子也是,可有一天,他就会区分出这之间的差别,更加知道怎么清醒又糊涂的活着。

05

总还是要坚持点什么吧

因为要到斐济去,因为想要找到初恋,解开她突然失踪的谜题,Trumen才一如既往的想要从他原初的“世界”逃离出去,才终于触到了他生活的“世界”的边界,才终于克服了对海的恐惧。

可能我们也总要坚持点什么,这不是鸡汤,因为在人越活越淡然浑噩的趋势里,坚持的意义总是被具体化现实化,一些抽象和更具意义的坚持总是被我们弱化。

比如一个真相,一份真的可以脱离现实的爱情。

“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也许很多东西见过就足够,重要的我们还要再追逐下一个晚安,就在下一扇门之后。

也许有人等了很久的向我们跑过来,眼里含着泪,脸上挂着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