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演义:武王分封天下,这3姓氏的后人,祖先爵位比姜子牙还高

 漫夜谭 2021-04-13

纵观封神演义,只说武王阵营,没有人的功劳能大过姜子牙。

当然,姜子牙本身没有什么实力,所谓的军事韬略在原文中也没有多少体现。真正让他立于不败之地的是身后的玉虚宫,以及封神榜背后牵扯的众多人际关系。

所谓的殷商合灭,周室当兴,只是阐教灭掉截教的一个理由罢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姜子牙,周武王穷极一生也只是个诸侯而已。命运再差些,可能会直接被殷商剿灭。

可见,姜子牙的存在不只是纽带关系,还具有扭转乾坤的意义。

当然,以上逻辑只是出于封神演义,跟正史没有多大关联。

按理说,姜子牙功劳这么大,身为玉虚宫的重要棋子,没理由不受到武王重视。

可结果呢?

姜子牙被封为吕侯,虽然地位上高于五侯九伯,但在他之上还有三位公爵。

那到底是什么人,爵位竟然比姜子牙还高?在武王伐纣过程中,又有什么功劳呢?

封神中沿用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概念,而实际上在商周时期,五等爵的概念并没有那么明确。

《孟子》说: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但近现代学者认为,五等爵应该是在春秋时期确立的。

而商周时期虽然也有爵位制,但雏形上应该是公卿、诸侯、小诸侯、士大夫、下大夫等概念。

所以,封神演义中的爵位分封并不准确,但却有在特殊框架下的合理逻辑。

也就是说,姜子牙功劳虽高,但实际地位还是高不过三位公爵。

到底是哪三人呢?

确切地说,并不是指三个人物,而是三个氏族。

第一位:姬姓虞氏。吴氏始祖。

这一氏族的起源非常古老,为仲雍之后。

说起仲雍,咱们首先要理一理上古周祖的传承脉络。

武王建立大周以前,公认的周祖首领为公亶父。

公亶父生有三子,分别为泰伯、仲雍和季礼。

按照嫡长子继位制,理应由泰伯继承周王位。然而,泰伯和仲雍自持才能不如季礼,因此三让天下。

由此,季礼成为了周族首领。此后又生了三个儿子,分别为周文王、虢仲和虢叔。

周文王又生伯邑考、姬发、周公旦等等。为后来周王室推翻商朝做出了重要铺垫。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泰伯和仲雍礼让,可能也不会有后来的大周。

因此,仲雍之后的虞氏才被封为公爵。

这虽然是正史记载,但在封神演义中虞氏并没有出面,功劳上也大不过姜子牙。之所以爵位高于后者,应该是作者对于封建礼制上的尊重。

这么做,既取悦了民间,也没有得罪明朝的封建统治者。

但有一个问题,既然泰伯和仲雍都让了位置,泰伯还为长子,那么为什么泰伯之后吴氏只被封为子爵了呢?

封神原文对虞氏的定位很模糊,既说仲雍之后为虞氏,又说泰伯之后某一部分人也被封为虞公。

可见,封神作者对于正史的考究并没有那么严谨。当然也无可厚非,一部四五百年前的小说,没有专业史料的支持,写到这种地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既然是同祖同源,而且还有谦让之功,虞氏被封为公爵也就不意外了。

再说第二位公爵:姬姓虢氏。郭姓始祖。

前文咱们说了,季礼生文王、虢仲和虢叔。

也就是说,虢氏这两位是武王姬发的亲叔叔。周文王姬昌以仁爱闻名天下,对于自己的两个弟弟也是十分爱护。

武王继承了父亲仁爱的一面,将二虢封为公爵,一是为了褒奖二虢的功绩,二是为了对父系的血脉的尊重。

因此,虢仲和虢叔被封为公爵也就不意外了。

接着咱们说第三位公爵:子姓宋氏

第一代为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宋氏始祖。

第一眼看去,这位公爵很没有道理。微子身为商朝之后,对于灭商也没有功劳,怎么可能被周朝封为公爵呢?

实则不然。

无论是正史还是封神榜的原文。商朝后人微子被封为公爵都是合情合理的。

为什么呢?

正是因为微子的身份,为帝乙之子,商纣王的哥哥。

熟悉武王伐纣那段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一个典故——抱器归周。

在封神演义的开篇诗偈中就有这么一句:微子抱器走风湮

说起抱器归周,有两种说法。

正史中提及,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乐器去投奔周。预示着商朝的礼崩乐坏,武王伐纣的时机最终来临。

而微子的抱器归周,说的是他见商汤要灭亡了,所以带着殷商太庙中的祖先牌位,隐姓埋名,将宗祀正统的香火保存了下来。

连祖宗都丢了,江山怎能不灭呢?

这两种说法都预示着封神演义中的主线:殷商合灭,周室当兴。

在天下大势既定之后,武王为了褒奖微子的护祖的功绩,将其封为公爵。同时,也向天下释放一个良性的信号——周朝以仁开国。

足见,以礼法著世的先秦时期,历代贤明君主怀有一种对于祖先血脉的大爱和敬重。

微子封公,也见证了武王胸怀天下的大魄力。比起封神描述的残杀大臣的无道纣王,简直有天壤之别。

比起论功行赏时,姜子牙被封为侯爵的偏颇,这种治世的大局观显得更为重要。

华夏数千年的文明,最重要的承继方式便是礼法。历朝历代无不遵循这一规律。但有一点很可惜,封建礼法在漫长的文明史上偏移了方向。

传承下来的礼法和道德规范失去了原始纯真,成为了统治阶层控制百姓的工具。由此,便有了人心不古这个成语。

总而言之一句话:古之遗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华夏文明最宝贵的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