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费降级、口红效应双重影响下的健身行业走向

 BonGym 2021-04-13

文/贾斯汀

中国健身行业的爆发几乎是与“消费升级”概念的流行同步而来。

从201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均GDP纷纷迈入“1万美元俱乐部”。也在这个时间点,很多大型健身俱乐部业绩倍增,工作室模式也在一线城市崭露头角。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一万美金时,服务业将进入高增长通道,人们对于品质生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将会凸显。

在中国,虽然城市之间人均GDP差异巨大,但我们同样目睹了全国范围内场馆数量从区区几万猛增至数十万,健身行业开始了近乎泡沫式的井喷。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以来健身行业的增长势头锐减,首当其冲的就是器械厂家订单量下滑,新器械需求少意味着新开店数量少了;然后就是场馆关门转手潮出现,甚至一些前几年混的还不错的品牌也开始战略性收缩。

同时,在贸易战及股市大跌的阴影下,全国范围内悄然响起了“消费降级”的讨论,伴随着国人“消费升级”起来的健身业,会不会因为经济形势而从人们的消费清单中抹去,成为业界的一丝隐忧。

“口红效应”

一个行业的景气程度与经济周期趋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众所周知,近年来股市低迷,贸易商让股价雪上加霜,房价高企,就连房租也不断上涨,使得居民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少。

不仅仅是普通人,就连投资人的钱也少了。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包括早期投资、VC、PE在内的股权投资市场,总共募集资金总额为3800亿元,同比下滑55.8%。而完成募资的基金规模同比下降79.37%,仅有1318只。

简单来说,大家都缺钱,创业者没钱就不敢继续扩张,原本能支持创业者的风险投资资金也少了一半。

其实,经济衰退并不是今年才开始,房价股市的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那为什么前几年健身行业就能红红火火呢?

有种说法是经济越不好,人们反而对健身的需求会增加,因为“口红效应”的存在。

美国的经济学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他们不再花钱购买房子、车子等大宗消费品(买不起),而去消费一些总价低、品质高、 能产生满足感的东西身上,除了口红之外,香水、时装、电影、日用品的大号家庭装等畅销程度都会提升。

而去健身房也称为很多人特别是女性的消费新选择,因为经济不景气,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锻炼,并且健身还能改善形象气质,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赢得加分项。

所以这几年,我们看到姑娘们除了讨论YSL唇膏之外,还不断提及健身,几万块的包包可以先不买,但千元以内的运动装必须置办几套。

但今年以来,很多健身场馆的日子都不太好过,难道是口红效应失灵了吗? 

消费降级背后的选择逻辑

作为今年的热词,消费降级也成为很多企业热衷研究的现象,好像一夜之间,很多人就隐藏起自己的消费欲望了?

如果你留心观察,可能实际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年前,有一本名为《Trading Up:The New American Luxury》的书,对此一个精妙的解释:很多消费升级品牌的溢价总是以情感为基础,且和其他商品相比,消费者对它们有着更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在另一些没有情感利益的品类上转换为消费降级。

所以,所谓的降级并不是只买便宜的产品,而是剔除甚至减少用户认为无意义的消费。选择一个商品或者服务,并不只是看价格,更重要的是能否让自己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产生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口红效应和“消费降级”的双重影响下,当中产阶级陷入巨大的前景不明、阶层屏障和焦虑感中时,笔者认为顾客的健身消费心理将会产生如下变化:

追求品牌保证

品牌在这个时代里会产生更强的号召力,因为品牌的背后是质量的保证和极好的口碑。

消费者花钱谨慎,行业的集中度必然加剧,不注重打造品牌的健身场馆将寸步难行,我们将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场馆人满为患用器械也要排队,而很多场馆却门可罗雀,所有拉新手段都没有作用。

需要很强的心理慰藉

区别于“刚需”的商品,健身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就是非必需品,那么如果有长期的消费习惯,必然是健身能给这些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慰藉。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场馆经营不善的原因。

你的场馆和服务方式,能为用户带来心理层面的满足感吗,能让他们在日常焦虑中提供一个舒适的避风港吗?

首先你的场馆得让用户感到与众不同,不能再千人一面,必须在用户心中产生存在感。

此外,从场馆营造的社群氛围和装修风格,再到训练方式,需要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片面强调刻苦、“no pain no gain”,很容易会让用户知难而退。

用户已经很累了,不能让训练再成为他们的负担。

最后,价格还不能太贵,特别是一些只注重奢华外观而忽视产品、社群特色的场馆,事实上都已经举步维艰。

反过来,很多按月、按次,甚至按分钟收费的方式,至少在顺应减少用户选择风险的潮流。

经济增长放缓了,人们一方面会捂紧钱包,同时也需要享受生活的乐趣,对于健身场馆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可以预见,一些只靠预售赚钱的健身会所、以及无品牌竞争力的健身场馆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而服务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大型健身俱乐部、社群氛围好、平价或采取灵活收费方式的场馆或许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 end ·

如果你也在思考大环境下的健身创业之路,欢迎参与练吧圆桌,走好运营每一步!

(点击图片报名)

寻找更多您所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试试点击以下关键词

场馆财务管理健身创业难在哪社交媒体与场馆运营

健身房穿搭指南健身人才懂健身礼仪

魔都十大网红高效热身坚持健身

全球11大必去朝圣场馆练吧放心示范店场馆公号调研

SoulCycleDavid BartonEquinox1Rebel

教练职业调查教练职业误区信念感黑私教

ClassPass美国IHRSA德国Fibo三体云动

LESMILLSReebokAdida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