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个蓝V跟着海尔“围攻”王健林,到底借的哪门子的势?

 万能的大叔 2021-04-13

昨天发生一件事,在微博上,海尔官博领衔,接近200个品牌对万达老板王健林的一段视频发起了“围攻”,被很多自媒体评价为借势营销的新典范。大叔有点不同想法,今天聊聊。

先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

10月31日21:44,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王健林讲话的截图,并艾特了海尔官微。7分钟后,海尔官微转发回复并接连两日一再助攻。

于是,传说中的“蓝V联盟”跟随海尔开启了“买不起房”的炸毛模式,截至目前,3万+转发、3万+评论、3万+点赞。

而后,11月2日19:39,海尔转发新浪科技微博发文《王健林无心嘲海尔遭官微怨怼》并置顶回复,目前,文章打开标题已变为“王健林说海尔砸冰箱才几个钱然后他被一群官微怼了……”


据悉,有自称万达品牌部的职员对昨日部分文章提出删帖要求,但截至目前,万达、王健林、王思聪均未在官方对“蓝V集体炸毛”事件做出回应。

大叔早就有一个理论,就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品牌必须拟人化,因为要说接地气的话,和粉丝、用户沟通,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高高地“端着”。实际上,大家可能忽视了另一个现象,就是“品牌拟人化”的趋势其实是必然的,难以避免的,因为运营官方微博或微信的是人,80%的小编很可能是90后,他(她)每天为了活跃度、话题性、粉丝数量、阅读量等新媒体KPI,找各种资料以及借势营销。

你会发现,如果运营一段时间的官方微博后,小编做微博会有自己的一种个人风格出来。这种“个人风格”其实就是“品牌拟人化必然性”的体现。

那么问题来了,官微的小编,真的可以代表其运营品牌的价值观吗?大叔抛出这个问题,供各位探讨。

大叔从本次万达事件中看到的一个趋势:很多蓝V都结盟了,越来越多地出现一起“行动”的集体营销,比如上次那条买电饭煲的素人微博和这次的万达事件,据说是同一个联盟做的。大叔也看到不少自媒体说,这两个案例特棒,是一种新型的新媒体借势营销趋势。

大叔这认为略有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呢?

素人微博事件,这条原始微博的“剧情”是一位普通消费者在为挑选哪个电饭煲发愁,这条微博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和立场。品牌纷纷在该条微博下面留言借势,大部分官微都在以卖萌的形式,推荐自己品牌的产品,大叔专门也写文分析过,这种玩法挺新颖,确实引起了一些话题性。

但万达事件呢?

大叔仔细看了王健林的那段视频,实际上,这是王健林在万达商学院内部上课时讲到诚信话题,举了一个万达自己的例子:为了做好一个问题项目,给当地居民一个交代,万达回购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商铺,赔了十多个亿。不好的是,他又把自己的案例和海尔砸冰箱事件关联,出了这么一个神句:“砸20几台冰箱才几个钱啊”。

其实大叔也不认同王健林拿自己赔了十多亿和海尔砸冰箱事件作对比,因为这两件事在大叔眼里都是企业对品质和声誉负责的行为,这样说确有不妥。但大叔认为海尔如此“反击”,甚至引起百家蓝V跟随“围攻”的行为更为不妥。

很多人可能会问,那海尔砸冰箱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来自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

实际上,这件事的主要关联方是海尔,所以,海尔官方出面回应此事,无可厚非,再次展现海尔重视质量的企业价值。如果是大叔,大叔觉得强调自己品牌的价值观就够了,没必要再把矛盾抨击回去,甚至引发一群蓝V跟着调侃甚至讽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品牌以其价值观为立场该做的事,更像是一群小年轻打群架。与此同时,把万达花10亿回购商铺这件同样凸显其企业诚信的事,向外界传递为“找到了买不起房子的理由”。大叔认为,这种互相“伤害”本身存在一些误导,尤其是对房价的。结果,近200个官方微博大部分以“买不起房子”为话题跟风。

比如:

@晨光粉丝团:卧槽,我一个卖笔的全国那么多店,我也买不起房!

@ZUK官方微博:卧槽。想我大联想是世界500强,到我仍然买不起房。

@好租官博:卧槽,我们为啥要做租赁,还不是因为买不起

@世嘉珠宝:word个天,我是卖珠宝的好几十家分店,我特么也买不起房!

@南充校园事儿:各位亲,可以给我们这吃土的黄V小编留个位置?每天抄你们的微博,但我还是上不了热门,买不了房。

@意尔康Yearcon:卧槽!我一年卖那么多鞋,我买不起房。

@佐丹奴Giordano:虽然我在全亚洲卖了这么多衣服,可我特么连房租都快交不上了,还买房...手动再见

......

且不说爆粗口不应该被倡导主流价值观的品牌所输出倡导,也不纠结错别字的小细节,单就问一下用官博发布买不起房的各位,甚至“佐丹奴”说快交不上房租了,是说企业买不起房?效益不好?要倒闭了?蓝V再怎么拟人化代表的都是企业,和品牌的价值观,不是吗?如此“穷困”是想传达什么信息呢?

大叔最近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很多消费者对品牌最初的印象和好感都来自广告,但很多抱怨和投诉是来自产品本身的问题、一通不悦的400售后电话或者门店里一位店员的言行。为什么呢?因为品牌在广告上宣扬的价值观,实际上没有与产品、售后或销售等环节统一,消费者认为你辜负了他(她)的信任,那官方新媒体平台何尝不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呢?

所以,大叔强烈建议小编们,发任何内容的时候,先问自己一句:我这么说,到底是不是在代表品牌?会不会对品牌造成任何负面的影响?如果有,我的那把尺子在哪里?有争议性的话题,必然会引起关注,但这种风格是你品牌所倡导的吗?

杜蕾斯是大家公认的新媒体做得还不错品牌,大叔之前也提过,因为通过“品牌拟人化”的方式,杜蕾斯的官方微博运营团队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善良的男生,帮助你挖掘生活的情趣,有点坏坏的,但不会伤害任何人。

那么,你的品牌是一个什么人呢?

买不起房的人?

------------------------------------
14W互联网公司,24小时极速入职
互联网人换工作,只上拉勾网



戳戳原文,看看有啥好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