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ood Chemistry ∣ 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发酵大豆的代谢产物差异性表达

 微生态 2021-04-13

推荐:江舜尧

编译:嘎嘎

编辑:十九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Young-Suk Kim等人于20199Food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题目为《Comparative metabolic expressions of fermented soybea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icrobial starters》的文章,该研究为不同微生物发酵大豆过程中的代谢差异性提供了基本认识。

文章摘要

微生物发酵大豆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决定了大豆发酵的品质。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被用来探究不同微生物(如霉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发酵大豆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之间的区别。对挥发性代谢产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真菌组(霉菌/酵母)与细菌组(细菌/乳酸菌)存在明显区别。微生物种类决定了挥发性产物的生成途径。真菌组的支链脂肪族醇类和酯类的含量增多,而细菌组的挥发性产物大多来源于脂肪酸。另外,该研究用相关性网络分析来确定某些微生物特异产生的代谢物。本文提供了对不同微生物发酵大豆过程中代谢差异性的基本认识。

文中重要图片说明

1不同微生物发酵大豆产生的挥发性成分的PLS-DA得分。

2不同微生物发酵大豆产生的非挥发性成分的PLS-DA得分。

3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发酵大豆产生的挥发性与非挥发性代谢物的比较。

4发酵大豆中筛选出的代谢产物(相关系数(r>0.6p<0.05与微生物发酵剂之间的相关性网络分析。




你可能还喜欢

  1. 科研 | Science:描述健康和受损肠道微生物群发展的协变生态群稀疏网络

  2. Nature Microbiology | 厌氧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调节肿瘤免疫


这些或许也适合你哦👇

  1.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单体学习会(北京;19年10月19-20号)

  2. 无实验无数据,挖掘他人数据发表自己文章——用R语言进行科研数据挖掘实战会议(上海;2019年10月19-20日)


微生态科研学术群期待与您交流更多微生态科研问题

(联系微生态老师即可入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