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女崛起!揭秘基金圈“乘风破浪”的姐姐们!

 wupin 2021-04-14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高顿金融分析师(ID:gaoduncfa)。

女性,天生就是很好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

不是别的,正是30位年龄下到30+,上到50+,性格迥异但又各有闪光点的中年女明星。她们重新定义了30+女性,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而在金融圈,女性基金经理同样引人关注且表现不凡,逐渐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女性基金经理573人,约占1/4

这家基金公司最多!

众所周知,女性基金经理一直在行业中算是少数,那究竟有多少呢?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8日,国内共有基金经理2257人,其中男性1684人,女性573人,女性占比25.38%,略超四分之一。

数据来源:Wind

也就是说,在国内基金圈,每四个基金经理中就有一位是女性。但这一比例并非均衡分布于各家基金公司。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总共有118家基金公司拥有女性基金经理,这其中有12家基金公司的女性基金经理人数达到了两位数。

而女性基金经理最多的是嘉实基金,拥有20位女性基金经理,占比达32.26%。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

银华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紧随其后,女性基金经理分别有16人、15人、14人、13人;而同为“基金经理大户”的华夏基金,女性基金经理占比就较少了,57位基金经理中,11位为女性,占比19.30%。当然,华夏基金中的女性力量并不弱小,其总经理李一梅就是女性。

令人意外的是,中欧基金的29位基金经理中,就有12位是女性基金经理,占比高达4成。

而从整体行业趋势上看,基金圈女性基金经理就业比例在近几年来有着明显的提升:

2014年,在职基金经理共有919人,其中女性基金经理共有170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8.5%;

2015年,在任的基金经理已突破1000人,达到1035位,其中女性基金经理201位,占总人数的比为19.42%。

对比数据显示出,近五年来,在基金经理总人数翻倍的同时,女性基金经理的人数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而这些女性基金经理,确系百里挑一。

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95.29%

平均年龄38.63岁

学历是金融行业的敲门砖,尤其是在基金圈。

从基金经理的学历看,硕士学历基本是“标配”。数据显示,在573位女性基金经理中,拥有硕士学位的达到515人,占比高达89.88%,将近九成了;拥有博士学位的达到31人,占比为5.41%;还有27人为本科学历,占比4.71%。

图源:Wind

具体来看,博士学位中,包括有多年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斯坦福大学博士李笑薇,她目前管理着富国基金公司旗下的富国300和500两只指数基金。还有中欧基金的葛兰、嘉实基金的颜媛等。

另外,取得CFA资格的女基金经理也不在少数,因为基金经理介绍略有差异,实际拥有CFA职称的女基金经理可能更多。其中就包括广发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张芊,她的履历十分丰富,清华大学经济学硕士、法国工程师学院MBA、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相比于学历,女性基金经理的年龄或更令人好奇。但年龄永远是女性的秘密之一,所以目前在公告中披露了年龄的女性基金经理屈指可数。而从已经公告来看,女性基金经理平均年龄为38.63岁。据悉,目前业内最年轻的90后基金经理,是一位1993年出生的女性基金经理——上银基金的王可心。

图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

另外,虽说某些基金经理的年龄无从得知,但他们的从业年限是可以查到的。据统计,在现有的女性基金经理中,从业年限超过10年的有24人。其中,嘉实基金的王茜在任时间最长,从业时间超过16年;景顺长城的毛从容在任时间超过了15年,仅次于王茜。

那她们的业绩、投资风格是怎样的呢?与男性基金经理有什么区别呢?

女性基金经理偏好大消费

年化回报20%以上

最近,上海证券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基金经理的性别和投资行为有什么关联?

他们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四点:

一、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差异不大;

二、集中度:女性基金经理行业更集中,男性基金经理个股更集中;

三、行业偏好:男性基金经理偏好科技,女性基金经理偏好大消费;

四、投资换手率:女性基金经理持股周期更长。

从持股角度而言,男性基金经理较女性基金经理更为集中。在股票仓位相似的前提下,男性基金经理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在大部分时点高于女性,偏股混合基金的数据结果更为显著。

图源:上海证券

从行业投资来看,尽管权益投资的女性基金经理的数量少于男性, 其所管理的主题基金数量占所管产品的比例却更高。根据数据结果,女性基金经理的行业集中度普遍高于男性。

而至于为什么男性基金经理偏好科技,女性基金经理偏好大消费?

这是由于研究背景和兴趣爱好等因素上的差异,男性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更易偏向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板块;而女性基金经理在大消费板块下的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行业上更为偏重,这或许也使得女性基金经理的行业集中度更高。

图源:上海证券

抛开性别差异不谈,女性基金经理的业绩怎么样呢?毕竟在“业绩为王”的基金圈,获取投资回报是基民最关心的事情。

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有65位“才貌双全”的女性基金经理人,在股票、混合、指数、债券等类型的基金中均取得不俗业绩。

图源:wind

2019年全部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2.41%,各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全线飘红。其中,以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9.61%,其次是混合型基金,为32.04%。

而以平均年化收益率作为比较基准,基金圈的“女司基”同样战绩卓著。

数据来源:Wind

整体来看,上述15位上榜的“女司基”平均年化收益率几乎都在20%以上,一点也不输“男司基”。

如何成为基金经理?

想做基金经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基金经理可分为两派,研究员出身的研究派,和交易员出身的实战派。但无论哪派,基本都圈死在这几个专业里:经济,金融,财会,管理,计算机以及理工科。

当然,光有专业背景还不够,想踏入行业门槛,还需要各类认证背书。从基本的银行,证券从业证书,国内外经济师,会计师证书,到CFA、CPA、FRM、ACCA......如果再加上计算机相关,那基本上不是在考证,就是在去考证的路上。

而从踏入门槛到成为一名基金经理,你还得经过4-5年的锤炼。

一般来说基金经理的晋升路线是毕业后先在券商或基金公司做基础研究员,然后升职基金经理助理,经过几年基础历练后才会独立负责一只基金的管理。

一般而言,大机构倾向于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内部培养,有的中小机构缺乏相应投研团队支撑,倾向于请“外来的和尚”,从大机构跳槽过来的研究员,很快能晋升为基金经理。

但是不管你的履历多么耀眼,过往经历多么辉煌,只要业绩不好,那面临的只有一个选择——离职。

所以说,优秀的基金经理,都是在枪林弹雨中存活下来的战士,他们拥有过人的天赋,专业的技能,强大的意志力,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奋。他们能够管理庞大的资金,任牛熊轮回,屹立不倒,历经各种极端情况,久经考验。正因为如此,基金公司才会开出几百万的年薪来留住她们。

最后,希望你能如愿以偿,成为其中的一员。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高顿金融分析师(ID:gaoduncf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